二人正在交流,就忽然聽到遠方忽然傳來了急促雜亂的號角聲。

法蘭克人和拜占庭人沒有多少協調,各自壓了上來。

數以萬計的步行士兵舉著盾牌長矛緩緩向前。

宋軍陣中立即響起了整齊沉重的號角聲,在號角聲中,密密麻麻的遊牧騎兵從方陣中間的甬道策馬而出,這些遊牧鐵騎有巴爾幹人有阿瓦爾人,甚至有匈牙利人。

上萬鐵騎奔騰,整片大地都在震撼,草原青色的草屑和黑色的泥土隨之翻飛。

十萬人的注視中,上萬鐵騎奔騰在法軍和拜占庭軍隊前方,丟擲漫天的箭雨。

如蝗蔽日的箭雨,哪怕是步兵手持盾牌也擋不住,不斷有人中箭,發出慘叫。

箭矢這種東西是很噁心的,如果命中體內,沉重的箭桿隨著士兵行進而上下顛簸會導致箭頭在體內上下切割士兵的器官和血管。

所以哪怕頭上漫天箭雨,中箭計程車兵也要迅速取出隨身攜帶的腰刀或者匕首砍斷箭桿。

在這種打擊下,推進中的法軍和拜占庭士兵迅速在陣型後面留下一路稀稀拉拉計程車兵,有人中箭而亡,有人重傷不起,有人在咬牙治理傷口。

戰事一開始就陷入了極為慘烈的局勢。

法軍有貴族建議用弓箭手擊潰在前方騷擾的遊牧弓騎兵,畢竟法軍的步弓和重弩威力要比弓騎兵強許多。

如果對射,弓騎兵肯定要落入下風。

但法王路易十分冷酷,下令道:“所有弓手和弩手不準停住腳步,跟在步兵後面,繼續向前!如果弓騎兵那麼容易就被擊潰,東方人何必要花費代價,組建機動力強大的弓騎兵,遊牧民又何足為懼?”

同一時間,拜占庭的大帝曼努埃爾也得出同樣結論,鼓舞道:“敵軍故意用弓騎兵遲滯我們的進攻節奏。不用搭理他們,步兵舉盾列陣,迅速向前。只要靠近蠻族軍陣,依靠強大的步弓威力,和精銳戰士,我們必能擊潰敵軍。”

出戰的都是精銳,所以雖然有上萬弓騎兵在奔騰馳射,但兩軍都沒有崩潰,咬著牙列陣向前。

大規模的會戰慘烈而又持久,弓騎兵馳射就足足持續了一刻鐘,才從兩翼撤出了戰場。

因為此刻,兩支規模龐大的步兵距離只剩下了一箭之地,雙方即將接觸!

但弓騎兵雖然撤到了兩翼,卻絕不是離開了戰事,他們要在兩翼對敵軍施行持續不斷的襲擾。

色雷斯平原,是法國騎士們騎槍展示的舞臺,也是遊牧騎兵最適合的戰場。

這一戰雙方都能夠極致發揮自己的戰力,誰勝誰負完全未盡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