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打定主意不捲入此事。

天子都不清楚的事情,他政事堂不瞭解實在是很正常。

他算盤打的很清楚,但他忘記了,自己有位耿直的隊友。

趙桓看向左相,說道:“左相,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左相蘇遲是一位專業的技術官僚,他升任左相,完全是專業學識過硬的原因,能夠最高效的統籌帝國的基礎建設事宜。

有天子和右相幫他庇護,他一向是不受政治上的各種因素掣肘,可以專心致志地大搞基建。

所以他對政治上這些彎彎繞完全不懂,聽聞天子詢問,耿直地就說道:“臣覺得這對聖朝而言應該算是一件好事。”

右相張浚無奈地閉上了眼睛,怎麼就忘了這位老實人!

趙桓嘴角上揚,掃了一眼張浚,繼續對蘇遲說道:“詳細說說。”

蘇遲見到右相地表情,大概也清楚自己又闖禍了,但天子已經開口,他也無法再隱瞞,只能說道:“臣以為,聖朝要締造輝煌,總要有人以血肉填溝壑,這是發展的必然代價。沒有輝煌發達的文明可以不經過剝削而建成,那盤剝異族,總好過苛刻諸夏。”

趙桓看向蘇遲,很好,很好啊!看來帝國的確在瞞著他們地皇帝在偷偷幹一項大事啊。

大到分贓不均,督察院哪怕把這事捅破天,也要弄到皇帝面前這裡,給自己要一份利益。

左都御史縮在角落裡,不吭一聲,他地態度很明確,再不聲不響,暗中進行,那所有的利潤都被政事堂和樞密院吃幹抹淨了。

現在這交易擺到明面上了,至少督察院也能跟著分一杯羹。

趙桓一拍桌子,看向一直沒說話的三司使李綱,說道:“計相向來剛烈,心直口快,這次卻隻言片語不發,可真是罕見啊。關於這輝煌發達,計相就沒什麼想跟朕說說的?”

李綱被天子架到火上,不得不開口,詳細說道:“臣……臣以為督察院的彈劾,有些言過其實了。將士們浴血沙場,征伐萬里,戰爭紅利,總該有一些。”

戰爭紅利。

這是大宋對外戰爭以來,很少討論的一件事情。

更別提像今日這樣堂而皇之的把他擺在了朝廷上,公開於眾。

要知道,一場對外戰爭,絕對不僅僅是政治和軍事上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經濟和財富上。

貞觀之治,人口只有寥寥千萬,但透過對外戰爭卻是越打越富。

西方的殖民戰爭也是越打黃金越多,大量的黃金、資源被成箱成箱的搬回國內。

大宋摧枯拉朽的擊敗了西方這麼多國家,不可能只存在政治上的意義,無數小國稱臣納貢,一定在經濟上具有非常豐厚的戰爭紅利。

趙桓看著大殿內的所有公卿,問道:“所以我朝在西域最大的戰爭紅利在於奴隸貿……在於人口?”

李綱直接了當的回覆道:“按照三司使的徵稅來看,的確如此。其繳納的賦稅,是絲綢之路最多的,堪比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