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官家聽說過桑香佛舍,那就容易理解東南局勢了。”

“桑香佛舍是吳哥王朝如今在位的國王蘇利耶建造的。”

“這個蘇利耶全名為蘇利耶跋摩二世,其人雄心勃勃,好戰成性。不過的確堪稱雄才大略,南面的高棉國分裂數十年,正是這位蘇利耶結束了分裂局面,一統亂世。建立起吳哥王朝。”

趙桓眉頭一挑,評價道:“這要是在中原,也能算是個曹操式的人物。當然也有可能比曹操更強一些,畢竟曹操沒能統一,而他切切實實的結束了戰亂,建立了新的王朝。”

唐翊點頭,說道:“這個人在中原有何成就不好說,畢竟中原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哪怕曹操也是被評為超世之傑。他的對手劉備更是以織履販席而起家,最終成為一國皇帝的劉備。”

“但蘇利耶如果在泰西,是絕對不會弱於德意志國王趙懷忠,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的。”

趙桓覺得唐翊所言非常有道理。

腓特烈和曼努埃爾的成就也就那麼回事,全靠後世瞎吹。打來打去,疆域一點變化沒有,最後曾經屠殺過數千教士的腓特烈諂媚的跪在教皇腳前,親吻教皇的鞋子。

拜占庭更別說了,君士坦丁堡都丟了,成了清教徒的領土。

如果東南半島也掌握了話語權,蘇利耶這位一統亂世的開國之君,聲名未必就弱於腓特烈和曼努埃爾。

因為這位開國之君,真的算是雄心壯志,野心勃勃。

唐翊介紹道:“蘇利耶從統一高棉建立吳哥王朝以來,他連續出兵討伐與佔婆、安南、泰人、孟人等諸多鄰國。在東南半島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就是吳哥王朝與李朝。他們幾乎劃分了整個東南半島。”

“其中李朝地勢平坦,肥沃發達,經濟富庶,人口眾多。而吳哥王朝區域內森林眾多,幅員遼闊,物產豐富。雙方倒是難分高下。”

“此前數十年,雙方沒有太大的強弱之分,直到我朝一舉攻克了升龍城,李朝靠近我朝的繁華地區,全部歸入聖朝。李朝精華盡喪,實力大損。”

“而今年建業十六年,是無比關鍵的一年。蘇利耶覆親征佔婆,將其征服。其王朝疆域擴大到極致,東際海,西接蒲甘,南抵加羅希,下一個目標就是李朝了。”

趙桓迅速對局勢有了個非常清晰的認知。

大宋就是這個時代的文明中心,基本上任何國家的文明繁華地帶都是靠近大宋的那片區域。比如西夏,他最肥沃的土地也是最靠前的戰區,緊挨著大宋的陝西。

北面的遼金也是一樣,經濟中心就在燕雲一帶,挨著大宋的河北。

原因不論是中原的土地肥沃也好,還是中原經濟發達也罷,反正最好最發達的文明區域就是掌握在諸夏手中,其他蠻族都是拼了命的向中原靠近,才能獲得更繁華的經濟區域。

東南半島也不例外,當地藩國都是靠著大宋的商路貿易發展經濟。

李朝的核心區都在升龍城北面,一朝被大宋全部收回,他南面那些貧瘠區域就只能靠著農業勉強度日,哪怕更靠近熱帶,糧食產量更大,但經濟還是不可避免的倒退近千年。

畢竟糧食能填飽肚子,可不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衣服,充足的工具,各種發達的工業製品。而沒有這些先進技術與發達文明,他們只能填飽肚子,要光著屁股在地裡跑來跑去,徒手扒食,跟野人有什麼區別?完全淪落到了後世非洲戰亂國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