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財閥取代武士(第2/2頁)
章節報錯
皇室本來全力就非常依靠地方的各種“國”,如今國中武士又集結於平安京,源氏武士的實力達到巔峰。
崇德天皇自然是不肯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時機。
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武士發動的這次兵變可謂極不得人心,崇德天皇的這次莽撞行為,使武士的名聲一落千丈。
尤其是在兵變的關鍵戰役中,武士們被關白藤原忠通和財閥吳氏家族的鐵炮部隊迎頭痛擊,死傷慘重。
這使武士階層正蒸蒸日上的運勢直接被打斷。由武士們建立的鎌倉幕府,再也不可出現。
安卓蘋果均可。】
整個倭人國家內,迅速湧現出了另一個強大勢力,即財閥!
或者說買辦階層。
這些人依靠與大宋商人的合作,壟斷商品經營,又組建新式鐵炮部隊,迅速掌握了國家的財富和武力。
但這一切也極大的加劇了東瀛列島的分裂。
因為通商口岸都在沿海一帶,所屬的商人勢力又各不相同。
在中原商人們間接或者直接下場的爭霸干預下,地方各“國”的勢力迅速增強。
在財力、武力方面都能夠與平安京分庭抗禮。
這些財閥們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對武士階層進行清算。對這些食屍鬼而言,名聲什麼的,根本不值一提,他們看中的是武士階層曾經統治的特權,佔據的財富以及壟斷的土地和勢力。
只有對他們嚴格清算,才能把這一切奪到手中。
但不明真相的百姓,在洶湧的輿論中被裹挾,痛罵、毆打聲名狼藉的武士階層。
武士階層在精神上遭到毀滅的同時,現實中也直接遭遇物理折磨。
東方鼎鼎有名的倭奴貿易隨著崇德天皇的政變失敗而正式展開,武士們首當其衝,成為倭奴貿易的主流。
一方的內亂總是另一方的機遇,倭國內部的動盪導致關東地區根本擋不住蝦夷人的進攻。
每個月,倭國人都要丟失幾個城池。
蝦夷人也並不冒進,他們的胃口彷彿很小,每個月的目標就是吃下幾個城池。
戰爭磕磕絆絆,烽煙起起落落,兩個民族打不出決生死的戰事,但卻一直無法握手言和,仇恨每天都在一點點積累。
不過東瀛列島上的戰事,沒有影響到西方留學生腓特烈的任何行動。
他自稱是留學生,每天都泡在大宋最高學府的太學當中。
教授曾經跟他講過遣隋使、遣唐使的典故,他都堅定的拒絕了。
他覺得自己不應該是一個使節,而應該像一個學生一樣,認真的學習大宋的每一項先進文明,模彷老師的每一個優勢。
因此他還在太學院結識了兩位非常交好的同窗。
據他所知,這兩位同窗是兩個極端,一個是印地的一位王子,名叫乾巴爾。那叫一個出手闊綽,揮金如土。據他說,他家神廟裡,連牆壁都是用金磚堆砌而成的,牆上裝飾的不是火燭,而是拳頭大小的夜明珠,每間房屋裡哪怕沒有人在裡面,也要點燃薰香。
每當他說這些的時候,另一位同窗巴圖魯就在一旁憨厚的笑。據腓特烈所知,這位同窗出身於草原上的牧民之家,似乎並不富裕。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