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將軍們都認為,戰事或許會在今年的秋末冬初發生。

樞密院守闕書令史甚至騎著快馬從東京一路跑到了巴格達,要現場觀察這一場東西兩個世界的大戰。

三十多名樞密院官員、二十多名御史以及十幾名宮中史官組成的軍事觀察團緊趕慢趕,總算是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在是十月末抵達了駐紮在巴格達的波斯都護府。

但到了地方,他們才聽說,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這會兒居然還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

主要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跟他的貴族們又起了紛爭,帝國北方的貴族不願意參加這場聖戰。

因為蒙古人的後撤,羅斯人總算是從恐怖無比的殺戮中舒緩了一口氣,他們再不敢向東侵犯,跟蒙古大爹交戰,而是選擇了取償於西的方案。

要把蒙古人給他們造成的損失,從神聖羅馬帝國那裡搶回來。因此羅斯人渡過了易北河,入侵神羅邊區。

帝國北方的騎士們認為與其遠征東方,不如先消滅家門口的敵人。於是,在法蘭克福,康拉德正式發動了對羅斯人的文德十字軍,皇帝寫信給教皇,讓教皇批准了這次十字軍,並對其授予同樣的特權。

教皇為了爭取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的東征,不得不同意他的請求。

這個決定在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西班牙立即也要求教皇授予特權,因為他們的收復失地運動,進攻的也是清教徒。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摩爾人,佔據了西班牙王國大片土地。

收復失地運動,是歷史上基督徒少數驅逐了清教徒的戰爭。

但不論其具有多大的利益,這項運動也直接導致了,西班牙俠義騎士們無法參與對東方的聖戰。

於是這場戰爭中最積極的反而剩下了英格蘭人和弗里斯蘭人,他們要乘船穿過直布羅陀,穿越地中海,然後登陸聖城一帶。

結果這場規模浩大的十字軍東征,現在最積極的就是雙方的海軍,同時從萬里之外飄洋過海,奔赴前線。

宋軍將領們以為戰事會爆發在秋末冬初,結果到了深冬都還連敵方的影子都沒見到!

於是宋軍高層欣喜的安慰自己,正好正好,有這個時間可以拓寬一下運河,籌備一部分糧草,還不耽誤種植冬小麥,十分完美。

所有人都期待著,最好是春耕結束,夏天的時候戰爭再爆發。

這樣,從北方苦寒之地過來的騎士們,無法抵禦沙漠的炎熱氣候,只要給他們斷絕水源,一場輝煌大勝就唾手可得了。

在所有人期待的心情中,波斯都護府渡過了初夏,熬過了盛夏,宋軍國內四萬五千大軍也已經抵達波斯都護府前線。

來自印地的民夫、糧食也已經開始動身,往波斯源源不斷地運送。

在海上飄蕩了一年多地艦隊已經抵達印地,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揚帆西進,到達波斯。

此時宋軍從上到下,都信心滿滿,認為勝券在握。

因為宋軍已經做好了完全準備,十字軍只要離開君士坦丁堡就將遭遇一場摧枯拉朽的大範圍殲滅戰。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