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源氏武士(第2/2頁)
章節報錯
作為大天狗,他手持平安京最流行的公卿扇,身上有貴族王公的優雅,也有倭人一向的殘暴怨虐。
之所以有這種形象,很大原因是崇德天皇的一生太精彩又太顛沛流離,像是漢獻帝劉協,生於大漢王朝統治穩固之時,但退位時國家已經四分五裂,被權臣所篡奪。
當然倭人一貫的特性,崇德天皇的待遇並沒有劉協那麼好。畢竟劉協退位時,還有一個郡的封地,可
以在自己封地裡用天子依仗,自稱天子,給曹丕寫信也不必稱臣。在郡內還可以祭祀大漢的宗廟、社稷。
而崇德天皇被流放,不食不休,憤滿而死,死狀猶如夜叉。
這位天皇的死,使倭國陷入了七百年的戰亂不休之中。
倭人怎麼能打七百年,這個中原人是不清楚,但這麼好的機會不插手,那就太對不起這天賜良機了。
趙桓勢必要把整個日本島割裂成幾個勢力。
這還不是關鍵,打七百年,什麼割據勢力都一統了。
關鍵是要把不同民族給扶植起來,封建領地可以統一,不同民族卻是極難整合的。
趙桓問道:“可以讓蝦夷人與倭國勢力聯蒙,現在倭國境內,除了源氏還有哪些勢力?”
趙鼎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大概還有兩個勢力,其一是統領東京貴族公卿勢力的關白,藤原忠通。一個是掌握京畿地區的尹勢平氏。”
“倭國有個著名的詞彙,上洛。即統治京畿一帶,按目前的形勢看,尹勢平氏,是比源氏更成功的軍事集團。如果如官家所言,武士集團會架空天子,那成功者九成是尹勢平氏,剩下一成成是源氏。”
現實嘛,總是充滿不可思議的荒誕一幕,畢竟他不是話本,不需要合理性。
如果按實力看,尹勢平氏肯定奪取政權,幾乎十拿九穩。
歷史上尹勢平氏也幾乎已經摧毀了源氏,把源氏的人員都流放到其他地區。
但莫名其妙的源氏就殺了回來,並最終取得了對平氏的最後鬥爭。
怎麼說呢,尹勢平氏屬於一直贏,一直贏,贏著贏著,最後瞬間垮臺。
這要哪個話本里敢這麼寫,得被噴死。
但現實就是這樣,要麼歸咎於荒誕,要麼就只能歸咎於天命了。
趙桓說道:“關白朕是瞭解的。是倭國得宰相?”
趙鼎點頭,說道:“大概可以如此類比。”
“這些平安京得公卿王公是可以拉攏的。也是最容易讓我朝干預插手得勢力。”趙桓總結道:“倭人貢而不臣,朝廷想直接干預其朝政,需要其內部勢力相助。”
“朕有個想法,扶持這些當朝公卿,但他們需要透過一條法令。”
第六十五章源氏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