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城就在西大食海的東岸,湛藍的大食海上游弋著巨大的商船,一張張白帆在陽光下徜徉,昭示著海岸一帶的繁華。

但就在這繁華的交通要路上,無數民族卻因為兩個信仰,兩個虛無縹緲的神靈,打的不可開交。

鮮血染紅了海岸,屍骸堆滿了城牆,殘旗裂甲,斷矛者劍堆砌戰場。

加沙城,這座繁華的城市已經被圍困了半個多月。

醫院騎士團的騎士在他們大團長的率領下,死守此地,誓要給圍攻過來的清教徒以迎頭痛擊。

醫院騎士團總共七千人,死守這座城池,抵抗非常頑強。

而清教徒的聖戰軍隊則在歷次艱苦的圍攻戰事後損失慘重,只剩下了六萬餘人,在繼續圍攻這座城市。

宋軍五千人並沒有參與這場慘烈的圍攻戰。

可以說發起這場戰事的目的,宋軍就不是為了打贏或者打敗,而是為了以打促談。

這場聖戰,宋軍不可能無限期的維持下去。

加沙就是宋軍選擇的終點。

這甚至可以稱為宋軍的陽謀。

這一戰打勝了,都護府威望大增,是在宋軍的引領下,清教徒大敗十字軍,收復失地。

都護府在各地的統治會更加具有名望和威信。

打敗了也無妨,清教的聖戰士死傷慘重,而十字軍聲威日隆。

清教徒要對抗十字軍勢必要更加依靠都護府。

對遠在西方萬里外的戰事,大宋只要不深度捲入其中,自然是希望雙方打的越慘烈越好。

普通人才講立場,國家只看利益。

攻城戰無論在東西方都不好打。

尤其醫院騎士團足足帶了七千人死守一座城池,聖戰的清教徒哪怕兵力接近十比一,也遲遲攻不下來。

都護府給這場戰事的評價是,大概要半年左右才能分出勝負。

但戰事持續了半個月,都護府就被迫調整評估。

新的評估認為,聖教徒四個月就能打下這座十字軍嚴密防守的城市。

等戰事進行到一個月,就連城裡的醫院騎士團也在絕境中認清了現實,他們可能已經無法擊敗清教徒了。甚至可能已經無法再堅持三個月,等到來自歐洲的援軍。

所有人都太小瞧了文明的擴散速度。

清教徒跟十字軍的戰鬥力本來就是半斤八兩,甚至嚴格意義上講,可能清教徒還要更強一些。

主要強在他們的組織能力上,清教聖戰最高可以拉出二十萬大軍,普通戰事也能拉出來數萬軍隊。

他們最大的缺點是行動溫溫吞吞,沒有雷厲風行的氣質,所在戰役中表現拉胯。

但隨著宋軍的到來,他們這一面貌發生了顯著的改觀。

在加沙城下的這些清教徒都是各國的精銳,是職業的軍人和專業訓練的奴隸。

只要高層願意改變,訓練方法會很快的變更到全軍。

率先拋棄舊傳統,按照宋軍操典訓練的就是贊吉王朝的人。

他們國君要求軍隊模彷宋軍的每一個細節,甚至就連口令都照搬的宋軍的。

宋軍的《武經總要》不是什麼不傳之秘,甚至民間就有大量兵書存在於各大武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