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被錢暉這個說法逗笑,蜀漢開國皇帝,劉備是偽君子?

偽不偽君子,評判的標準,應該不是根據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吧?就如錢暉所說,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誰心裡沒有過罪惡的想法?

就算是要罵一個人偽君子,那也應該是他後期做了什麼惡事,跟前期君子形象不符才能被罵為偽君子。

總不能,我覺得你是偽君子,我認為你仁義道德都是裝的,內心骯髒不已,所以你就一定是偽君子。

問具體有什麼作惡事蹟,有什麼言行不一的表現,卻找不出來。

劉備,一個死之前還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人,從始至終都踐行仁德。他一切仁義之名都是天下人讚許的,而不是自封的。

這樣一個人,被評為偽君子,從因果關係、邏輯認知上都說不通啊。

只能是心證自由,類似腹誹、莫須有之類的罪名。我覺得他內心肯定不是這麼想的,或許他內心邪惡又淫靡,這一切的仁德都是裝出來的,所以他就是個偽君子。

想到這裡,趙桓驀然眼光一亮,看向錢暉,忽然有些明白了他為什麼舉這個例子。

論跡不論心!

“卿是勸朕不用管那些人心不古的言論?把國家精神樹立起來,紮紮實實地推進?從而引導整個國家前進地方向和民族品質地形成?”

錢暉連忙拱手,說道:“臣可不敢妄言如此宏大之事。但臣以為善惡美醜,並非一成不變。便比如孝為美德,為何?乃國家一直提倡之故,所以天下人都心慕遵從,身體力行。”

“亦比如江上畫舫,何謂之美?無數人皆讚頌、渴求即美。只要一種美德,被天下人都崇慕追求,亦如追求這江上佳人,其內心具體如何想又有何妨?彼時天下人人皆是昭烈帝,弘毅篤厚,任重志遠。當可謂是人人如龍。”

趙桓有些入神德思考著錢暉所說,這個世界還是需要一些理想主義的純粹的。

比如錢氏祖訓,利在一時不謀也,利在萬世必謀之;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不可有愧於聖賢;

比如劉備,仁德寬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些理念,聽起來那麼高尚而又脫俗,與凡夫俗子相距是那麼遠。

可是這世界本來就需要這種理想與高尚,才會有閃耀人性光輝的故事流傳。

而不是媚俗,去迎合大家都想墮落,想腐朽的惰性。

我們講英雄的故事,並不是一定要普通人成為英雄,而是希望每個普通人都具有純正、向上的品格。

大宋提倡節儉,所以天下罕見鬥富奢靡之舉。

趙桓忽然一笑,他很好奇,如果大宋提倡英雄氣,講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天下會有怎樣的變化?

想來絕對會從今往後數百年,徹底遠離一個封建自給自足的封閉腐朽社會吧!

打破整個封建輪迴的,一定是整個民族普遍的覺醒,而不是一個穿越者曇花一現的政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