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黛在皇宮用完午膳,下午也沒能離開皇宮,而是被皇后帶走了,陪著皇后在宮裡閒聊。

顯然作為後宮之主的皇后,要跟她講一些納妃、入宮的事宜。

這方面的內容,很快就讓蘇黛心如小鹿亂撞,臉上含羞帶怯。

沒想到自己真的可以嫁給心中的那位趙家哥哥。

皇后具體說了什麼她已經記不清了,但唯獨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她將開大宋女子之新風。

那就是不必困守內庭,可以走出門戶,投入生產!

這簡直是從儒家封建禮儀確定後,開天闢地的一次創舉。

皇室妃嬪,居然不用終生困在深宮內院。而是可以走出宮廷,在太學寺監裡自己的房屋內處理事務,研發技術。繼續作自己的蘇教授,帶領團隊,建設取水工程,改進蒸汽機系統。

這簡直是突破了蘇黛的想象。

雖然在東京城內,從事工商的人群中女子要佔半數以上。

可是從來沒人敢想,皇宮妃嬪、才人可以堂而皇之的離開皇宮,白天在太學處理科研事宜,甚至對年輕學子進行教學。

儒家的封建禮儀本來就被南京皇家女子學院衝擊的七零八落。趙桓這一次對蘇黛的支援,更是引起整個天下激盪。

七月,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在討論這一風波,皇家妃嬪出任太學院教授,並在太學院內拋頭露面,教書科研!

女子在學校教書,這本來是一件司空見慣的小事。

大宋的女教師多了去了,大概要有幾十萬人的規模,甚至大宋帝姬就有好幾位在皇家女子學院當教授。任何學校裡面都會有接近一半的女子教師。

但蘇黛的皇室妃嬪身份著實給她蒙上了一層絢麗的面紗,引起整個天下的關注。

這一次大宋咽喉全開,皇室、官府親自下場跟士大夫們激烈爭奪輿論話語權。

不管士大夫、儒家如何大談封建禮教,講禮義廉恥,他們的聲音都只能被磅礴聲浪所淹沒。

因為在皇帝的意志下,皇室財團掌控的報紙、官方各路的邸報,全部統一思想,大力提倡女子投入學術、生產當中。

大宋青年報更是直接刊登了皇帝的名言:“婦女能頂半邊天!”

這一次,迷惘的學子們沒有下場,士大夫們就在輿論戰場輸的一敗塗地。

官方透過報紙完全掌握了輿論走向,朝廷能向更多的百姓、更大的範圍直接宣傳朝廷理念。

士紳們的影響力被侷限在了極小的範圍內,所有士紳都已經發現了一個慘淡的事實,朝廷已經不需要透過他們來間接管理地方。

所謂“皇權不下鄉,士紳治地方”已經徹底失去了其存在的社會基礎。

這一情況很快就吸引了整個士大夫階層的警醒與反思。其受關注程度,迅速超過了皇室一名貴人擔任太學教授的情況。

左右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

婦好作為商王武丁的妻子,都能擔任軍事統帥,統領大軍,幫商朝平定鬼方、羌方、土方等地。

與之相比,蘇黛只是去教教書,研究研究技術,簡直稀疏平常。

士大夫們更關注的是,大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百年共識,究竟還剩下多少?

對士大夫們而言,這是比一切事情都更重要的根本。

他們可以不在乎國家強盛與否,可以不在乎億萬百姓死活,甚至不在乎禮義廉恥,秩序綱常。

但卻必須搞清楚這件事情。

因為這關乎一個統治性質的問題。

大宋天下究竟是姓士還是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