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東南漕運向東京運送物資的絕對主幹流。

其中最南段的邗溝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之後的淮河、汴河都是如今航運最發達的水系。

工部每年從三司那裡會獲得上千萬貫的撥款,專門疏通、清理這條黃金水道的淤泥,擴充航道。

使其成為東京工業區最強大的水系網路。

每年在航道上同行的船隻數十萬計。

技術性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關於航路方面的問題,朕已經跟工部、樞密院討論過很多次了。從東京乘船南下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

“至於卿說的有司以迎奉為名,進行橫徵暴斂。朕也有了應對方案。”

張浚在專業實操方面肯定比不上工部和樞密院,只得問道:“不知官家有何打算?”

趙桓侃侃而談,說道:“首先,我朝稅吏非在年終,絕對不能向百姓徵稅。朕會下令四方,任何人不得以迎駕為名,騷擾百姓。御營相關用度,皇室財團會一力供應。”

沒錯,趙桓的方法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皇帝南巡全花內庫的錢,不用消耗官府、國家一錢一糧。

“為了減少擾民,艦隊將會盡量減少靠岸,只在幾個港口進行補給。補給物資皇室財團也會提前囤積在港口。”

“凡乘輿所經州縣,百姓皆免田稅一年。每戶賜錢十貫,絹二十匹,肉三十斤,油五甕!”

減免稅賦、賞賜百姓。

這還是趙桓上臺以來的第一次。相較於其他王朝,趙桓這頻率無疑是低了點。尤其大宋財富無與倫比,年年有財政盈餘。

之前財政都拿來發展生產、投資基建了。

如今是時候將從國家強盛中獲取的財富賜給百姓一部分了,以改善民生。

錢十貫不算多,但也絕對不算少。對大部分市民而言,這已經接近半年的薪金。

絹二十匹、肉三十斤,油五甕更是能顯著改善全家的生活條件。

可以說乘輿經過之處,所有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會有顯著變化。

張浚實在不能理解,問道:“官家這樣南下,究竟有何意義?”

“這意義就大了!”趙桓語氣亢奮。

“卿難道以為朕南下是為了遊山玩水,風花雪月?”

如果不是,那南下是為了什麼?

江南一片繁華,歌舞昇平,也用不到官家去巡視啊。

趙桓看著地圖上的江南,心情略微激動,說道:“朕是為了到江南,親自促進造船業發展,提升對外海路貿易。以及最重要的,親自建設一支我朝海軍。”

大宋的江南對外貿易是十分繁華的。

畢竟大宋沒有閉關鎖國這種腐朽國策。

所以海上絲綢之路可謂商隊不絕,商路繁忙。

這種情況下,趙桓必然要加強海軍建設,保護這繁華商路。

而海軍建設的關鍵是什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