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想的,區區一萬人就要遠征數千裡,覆滅一個西域強國?

岳飛堅定的向所有人保證道:“張憲率領一萬軍隊必能大獲全勝,率師伐國,執其君問罪於御前!如今是三月,朝廷下令後,九月之前,大軍就將凱旋。”

半年時間?

從東京開拔到西域,並打穿整個高昌?

所有大臣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了。難道是他們真的已經對大宋的軍力完全沒有所知了?

樞密院畢竟是負責軍事打仗的專業機構,如果樞相就是這也自信堅持,其他大臣也只能等著看結果了。

宰相們都看向趙桓,期待官家或許會制止這場荒誕的遠征。

但趙桓已經笑著起身,說道:“那就按樞相的意見部署吧。論打仗,這四海八荒,難道還有人能與嶽卿相提並論?”

一萬軍隊,不少了啊。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也就一萬多人。

與龐大的清帝國交戰,也就陣亡了寥寥幾個人。

打個小小的高昌,宋軍出動了足足一萬人。

其他大臣覺得這作戰方案太冒進了,趙桓反而覺得樞密院過於保守了。

按趙桓的看法出動五千人再加一千騎兵應該就夠了。

畢竟實在想象不出來,高昌拿什麼才能抵擋火炮加火槍、手雷的宋軍。

一群回鶻遊牧騎兵,正面撞上宋軍火槍線列,頭骨都得被掀飛了啊。

而且在北面還有兩萬蒙古僕從軍在牽制他們。

在中原以外,從中亞到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遭遇兩萬遊牧騎兵入侵都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

回鶻主力可能自始至終都來不及防備南線宋軍的靜默奔襲。

隨著中樞做出決斷,一紙軍令下達神武右軍。

張憲立即統帥了神武右軍精銳主力一萬步騎開拔出京城。

宋軍主力共計八千步兵,兩千背嵬軍鐵騎,以及足足五百門火炮。

神武右軍主力出城的時候,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

實在是神武右軍如今的裝扮特別怪異,完全突破了尋常百姓的認知。

士兵們依舊披覆著重鎧,以抵擋弓箭。

但手中不見了任何利刃,長槍、弓弩、大斧、腰刀都被替換成了一把格外粗長的重型火槍。腰間只別了一把小小的刺刀。

這種軍隊究竟靠什麼打仗?

總之大宋軍隊如今的風貌的確有點奇幻色彩。帝國軍隊身穿板甲,手持火槍,碾碎一切魑魅魍魎!

從軍官到士兵們都還沒有親眼見識過火槍在戰場上的絕對統治地位,還給自己穿著厚厚的甲冑。

不過即便如此,大宋重步兵的負重也就僅跟大英龍蝦兵相當。

而且在大宋無與倫比的財力支撐下,這支主力軍團攜帶了大量的戰馬,完全是一支龍騎兵部隊,騎馬趕路,到了戰場才下馬列陣。就連大炮都是由戰馬拉著。

所以張憲的行軍速度比樞密院預料的還要快。

四月他們乘船、轉運,水陸結合開拔到了隴右都護府,六月就抵達了高昌邊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