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百萬宋軍齊換裝(第1/2頁)
章節報錯
除田稅與工商稅,廷議上另一項惹人注目的則是國家專利。
即國營牧場、官田租賦以及各種官營作坊、店鋪究竟盈利多少。
楊時向趙桓介紹道:“國家去年專利主要成果分為錢、物兩方面。”
“錢財收入共計八千萬貫,其中主要是軍器三監集各工坊上交的利潤。官田租賃只佔三成,約兩千萬貫。”
“而各寺監在實物方面,主要成果是,國營牧場在邊地新開拓了二十三處牧場,尤其在北方新拓之地,牧場多地廣數千畝。”
“有這廣闊牧場為底蘊,去年一年共向軍隊、官府交付戰馬四萬八千匹,馱馬、騾馬八萬四千匹,耕牛七萬六千頭,羊二十三萬五千只。”
“向太倉納絹、絲共計兩百七十七萬匹。茶二十萬石,鹽十七萬石。”
趙桓點了點頭,果然還是需要國家力量啊。
國營牧場交付的牛羊騾馬共計四十多萬,已經堪比一個遊牧部落全部的資產了。
有這個作為基礎,宋軍的軍隊機動能力不會弱於北方胡人。
楊時繼續說道:“去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共計十億四千萬貫,印鈔兩億兩千萬貫。”
“但今歲的財政反而要比前年更加緊張。幾乎沒有財政盈餘。”
說到這裡,楊時鄭重地看向樞密院,語氣激烈地問道:“臣實在想不明白,如今天下太平,樞密院是怎麼提出地這樣一個軍費開支,居然高達七億八千萬貫!”
“軍費開支超過財政收入總額的六成!”
楊時話音落下,滿堂譁然。
一群文官驚駭不已的望向樞密院諸位大臣。
這軍費開支是瘋了嗎?
如今天下太平,邊疆無事,軍費怎麼會高達近七億貫!
政事堂的左相張浚立即起身,肅殺地對趙桓說道:“官家,臣建議派監察御史進樞密院,詳細調查樞密院軍費賬目。臣嚴重懷疑,樞密院自上而下,全部在貪汙腐敗,中飽私囊。”
“靖康以前,國家連年大戰,軍費也不過幾千萬貫。但如今,天下無事,軍費卻一路膨脹,以至於數年間連翻十餘倍,漲到了六七億貫。”
“這麼多錢財軍隊都花到了何處?”
實在容不得張浚不懷疑。國家財政每年會將百分之十地收入交給皇室。
也就是皇室地收入才一億貫,這筆錢,皇室去用,哪怕天天山珍海味、揮金如土都花不完。
大臣們日常就在皇宮辦公,無比確定,一億貫錢,皇宮根本用之不竭。
這可是供養著君臨天下、富有四海地皇帝。
一億貫錢尚且如此,軍隊地七億貫錢怎麼花掉地?
難道他們要每個士卒地伙食要比內庭還豐盛嗎?
所有大臣都看向樞密院,等候著他們地解試。
岳飛立即就要起身,張叔夜攔住了他,自己堅定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