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璉按住趙桓的手:“官家,您讓蘇教授適應一下。蘇教授,吃個水果吧,這是御廚從昨天就開始為你準備的。”

“謝……謝聖人。”

朱璉笑著說道:“不用拘謹,官家也只是不適應與外朝女官當面交流。予確是欽佩蘇教授,以一女子之身卻能才學斐然,堪比國士。這應該是東京第一位獲得官身的女教授吧?”

蘇黛連忙客氣道:“不敢當聖人盛讚,我也只是多讀了幾本書而已。”

趙桓說道:“能多讀書,就超過世上絕大部分的凡夫俗子。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若沒這滿腹學問作支撐,如何能設計出取水系統?如何能研究蒸汽動力?”

“談及政事,予就不在這裡多待了。”朱璉從容起身,笑著對二人說道:“予去讓御廚準備午膳,今日蘇教授就在這裡一起用膳吧。”

蘇黛不敢推辭,連忙起身,說道:“謹遵聖人安排。”

“坐,不用起來,你們繼續談吧。官家對蘇教授可是非常器重,昨日回京第一件事就是看蘇教授的書信。”

蘇黛被這曖昧的話語,直接羞紅了臉,目送皇后帶著笑意離去,一時想不清楚皇后最後一句話是何深意。

趙桓揮了揮手,說道:“坐吧。現在沒有旁人了,你可以稍微放鬆一下,拿出你當初侃侃而談的從容氣度,跟朕講一講東京的取水系統了。東京,需要一項龐大且令人震撼的工程,為墨家正名,為盛世掀章。”

談到工程方面的事情,蘇黛終於不再那麼拘束,畢竟她大腦裡全是這方面的內容,隨便講也能說出許多內容。

“關於東京的取水系統,太學與開封府長期以來做的最多的是地勢考察。這是取水系統最關鍵的工程。”

“我朝在東京建立一處彙集整座城市、數百萬人的自動取水工程,如今有一利一弊。”

“利處在於東京周圍水紋密佈,江河溝渠四通八達,水源充沛且便利,能夠時刻滿足京城百萬人之所需。”

“弊端則在於東京周圍地勢平坦,沒有高山、丘陵可以提供水勢落差。”

趙桓問道:“以我朝之繁盛,人力之宏偉,不能建一座矮山,上面設定水塔?”

蘇黛驚詫的望向趙桓,沒想到官家對自動取水系統的理論瞭解這麼深,即便是太學內部也討論了許久,才想出了建設水塔的方桉,官家竟然司空見慣般脫口而出。

蘇黛立即回道:“太學院有這般設想,但這方桉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則是,水流如何從低處運到高處。”

“這個不難吧?”趙桓說道:“梯田、稻田、坡田裡的水利工程,不都有水車、龍骨車之類的設施能將渠水引到高處?”

蘇黛點頭,說道:“按我朝人力的確可以,梯形修建,能夠接力將水送到高處。但之所以未實施,是因為一旦入冬,水流結冰,這套方桉穩定性將會極差。”

“取水系統乃京城百萬人衣食之所繫,太學院不敢有任何疏忽。”

趙桓贊同的點頭,說道:“言之有理,卿等思慮的的確是更加周全、精細。那太學院找到解決方桉了嗎?”

蘇黛慎重的說道:“太學院還沒有方桉,但我身兼兩項工程,倒是有個草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