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新軍番號(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不了宋軍主力出動,把這二十萬鐵騎全部砍碎在黃沙戰場。
蒙古再強,陣亡二十萬精銳青壯,也得一蹶不振。
所以在趙桓總概了形勢之後,樞相張叔夜向帳內諸人詳細介紹道:“靜塞軍與蒙古鐵騎大小數十戰,已收復東路招討司的治所秦州。如今大軍四十萬雲集於北疆,所以蒙古一直隱忍,並未莽撞的衝上來。”
“今日軍事方面的部署,便是協商定下在燕雲以北究竟留下多少軍隊佈防。”
眾人都看向地圖,大宋這次開疆拓土實在是面積太大了。
偌大的疆土,是五代以來,中原都未曾統治過的區域。
其整合、鞏固難度,要比隋滅南陳時實在難太多了。
隋滅南陳,雙方同文同種,風俗相同,服裝禮儀一致,晉王楊廣還在江南呆了好多年,鎮壓一次次叛亂。才維護了國家統一。
而且大宋這次開拓北疆,比之還有個無法抹平的劣勢。那就是南陳人口眾多,高達一兩千萬,賦稅豐富。
而大宋獲得的這個金國疆域,人口稀少,賦稅略等於無,駐軍規模一旦龐大,後勤幾乎要全靠中原提供。
對著一眾大將,趙桓說道:“祖宗法度守內虛外,強幹弱枝。但朕觀我朝百年以來,陳兵河北禁軍數十萬,亦鮮有武將叛亂。”
“倒是國難之時,武人忠義奮發,為朕驅外虜,平內亂。”
“所以朕覺得祖宗法度,也可以稍微改一改。給邊疆守軍一點實權。”
“比日以來,朕亦有所思。打算在塞外留下兩支主力野戰軍團。卿等可以此為參考,說說自己想法。”
這強幹弱枝的政策,趙桓如果不親自來改,誰提都不太合適。
但大宋的面積一次性擴充了這麼大,再抱著在中原腹地的那套守內虛外的傳統,禁軍從東京出兵……
那等他們抵達戰場,黃花菜都涼透了。
尤其應對蒙古來去如風的鐵騎。
主力軍團從中原趕赴至邊疆,連馬糞都撿不到。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大宋無論是疆土面積,還是國家形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及時改革是必須要面對的事情。
只是一眾將領都驚詫不已,大宋的主力野戰軍就只有神武軍的五個軍以及靜塞軍。合計三十萬人。
其他的軍隊都是以防衛為主的各路衛軍。
受制於交通後勤的制約,基本上作戰思路就是某個方向爆發戰事,國家派一個主力軍過去,然後再補充以當地軍隊,構成十幾萬大軍進行作戰。
如今一下子拿出兩個軍在塞外,這比例著實有些太高了。
而且究竟留哪兩個軍,也著實需要認真思量。
趙桓從容說道:“這次開疆拓土,最大收穫就是新增無數馬場,繳獲大量戰馬、騾馬,所以朕打算在原有基礎上,再新建兩個精銳禁軍。”
大宋精銳野戰軍跟各路衛軍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騾馬化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