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黛不是個小氣的性子,盧維那詢問,她言無不盡。

“我攢下這五千六百貫錢,其中約有千餘貫是父親逢節日給的壓歲錢。”

“剩下的主要來自兩部分,其一是太學給的等第賜錢。”

“等第賜錢?”盧維那瞪大了眼睛,問道:“這是什麼錢?”

“是太學獎勵發明創造的賜錢。”

“蘇家妹子,你還會創造奇物?太學獎勵了你幾等賜錢?”

蘇黛謙遜的說道:“只是格物致知偶有所得,略微改進了一下取水手段。”

取水啊?

看起來的確不是特別高階的樣子。

盧維那好奇的問道:“那太學給你評的幾等?”

“三等。獎勵了四千貫錢。”

“三等!”盧維那吃驚不已,問道:“這個總共幾等?三等是從前往後的三等,還是從後往前的三等?”

“總共九等,品質如同九品等第。”

“也就是說九等最低,一等最高,你還得了三等!?”

盧維那的驚歎聲吸引了屋內其他人的注意。

太學推行制度獎勵科技創新,這是去年的事情。

只是沒想到蘇黛首批就被評上了三等。

趙桓也有幾分好奇,問道:“什麼樣的取水手段可以被評為三等?”

蘇黛旁邊的小姐妹與有榮焉,開心的介紹道:“是一種完全不費人力的取水手段。擰開水閥,水就能從管道中流出。鰥寡孤獨,老弱婦孺可以省力無數,再也不用為從井中打水困難而愁苦。”

“太學評價此項能省東京城無數巡捕屋與水井。所以賜三等。”

趙桓眼神一亮,這是在大宋復現了古羅馬城的自來水系統啊!

“如此利國利民的發明,只評三等,卻是有些低了。”

蘇黛拉住小姐妹的手,向眾人解釋道:“是我家姊妹誇張了。我設計的只是一套簡易取水迴圈,能夠在幾家院落供水。之前在自家廖以自娛,聽聞太學求取民間奇藝,方才去隨便一試,所以並不完善。”

“太學所言給整個東京供水,提供消防等,還要考察地勢,溝通水渠,營造落差,建設蓄水池淨化,並鋪設水箱管道等諸多事宜。”

“這一切做完才能形成那種造福東京百姓的局面。目前太學與開封府還只是在籌備階段,所以諸位才未見過這種取水手段。”

難怪皇宮也沒見過這種新式裝置。太學至少要保證系統運轉正常了才敢給皇宮更換供水系統。不然三天兩頭斷水,要給天子留下怎樣惡劣的印象。

盧維那感慨道:“為什麼跟你們坐在一起,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廢物。”

“你們有人豪擲十萬貫只為追求理想。”

“有人參與惠及整個東京百萬人的巨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