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讀書人的事哪能叫偷(第1/2頁)
章節報錯
“學者的墨水比殉教者的血更為神聖”。
任何民族能夠提出這種觀念,都註定了這個民族的繁榮昌盛。
聽到陳東說出這句話,在場的百姓都肅然起敬,對這個黑衣大食有了幾分敬重。
有這種態度,這個國家號為文明中心也是有幾分底氣的。
陳東繼續向眾人說道:“也正因如此,大食人的君主在國家推行實施博採諸家、相容幷蓄之國策。大力提倡將四方學術典籍翻譯為大食語。大食君主哈里發在其國都巴格達建立智慧宮,所有大食學者在這座智慧宮中, 將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鍊金術、占星術和醫學書籍譯成大食國家典籍。”
“此行為持續近兩百年,大食人稱之為百年翻譯運動。”
一個國家,持續兩百年相容幷蓄,源源不斷地吸收四方文明成果,尤其大食人還身處中東,地跨歐亞非三州, 就可以想象其文明之璀璨。
百姓們也對這個黑衣大食有了更鮮明的印象,立即問道:“若大食真的曾經兩百年相容幷蓄, 其文明程度與我朝孰強孰弱?”
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太學名譽,更關乎人心士氣以及整個國家的驕傲與自信。
而陳東無疑是鼓舞人心的,他右臂一抬,說道:“之所以說他們是文明中心,我朝是文明之邦,就在於此。諸夏華夏民族之文化,歷四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我炎宋盛世,我朝可謂當世文明之高地。而大食,區區兩百年相容幷蓄,又汲取自落後地區,只能作文明交流之中心。焉能與我朝相提並論?”
“至於箇中長短, 今日太學大開大門,諸君若是感興趣,可以自由觀覽探索。”
話音落下, 人群中立即爆發了熱烈的歡呼, 驕傲的大宋百姓再一次確認了自己無可動搖的天朝上國身份。
大宋之文明璀璨,遠非任何蠻夷能比!
泱泱諸夏,傳承千古,依舊是無可置疑的天下文明高地。
四方比之中原依舊是蠻夷胡虜,進入天朝依舊要心懷敬畏,敬仰憧憬。
而且眾人得到機會可以進入國家最高學府參觀,所有人心情格外舒暢,紛紛興高采烈的湧進太學。
待人群逐漸散去,原地只剩下了兩撥衣裝齊整的隊伍。
一隊是長袍整齊的學者博士,一隊是全身黑金的高大侍衛。
最終全身黑金服飾的侍衛讓開一條通道,趙桓從裡面走了出來,淡笑著說道:“陳司業好辯才,一場危機輕描淡寫便化解於無形。”
陳東見到趙桓,神情一震,立即準備行禮,卻被趙桓提前制止,說道:“在下開封趙公明,見過陳司業。”
陳東動作一頓,其他人都一臉詫異的看著他,不明白他怎麼動作如此奇怪。
不過陳東沈思敏捷, 很自然的轉移了其他人的視線,問道:“難道趙公子不認為東方文明領先於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