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的大雨嚴重阻礙了金軍的後勤補給,糧車無法在泥濘的路面中準時送達前線。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仗金軍的戰果就到此為止了。完顏宗磐再次給胡人春夏之交南征的

敗績添上一筆。

這本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春夏之交胡人南下本來就勝率極低,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勝率也不會有多大變化。

受夠了梅雨天氣,受夠了發黴食物的將士們滿腹抱怨, 甚至出現了部分營地譁變。金軍上上下下都希望停止戰事,撤軍回國。

可只有完顏宗磐實在無法接受這場戰事虎頭蛇尾的結局。

皇帝一系,為了籌備這場戰爭,在朝堂布局許久,得罪了無數人的利益,甘冒女真族人的怨言, 也要發起這一仗。

其背後有著深刻的政治意義與外交企圖。

興師動眾十餘萬人的戰事,他怎麼怎麼甘心因為一大雨就宣告失敗?

如果這次打不出卓越的戰果,在談判中給足宋朝壓力, 那金朝將被迫在秋季發起第二次大規模攻勢。

一旦陷入了這種情況,金國內部將一片喧囂,物議譁然。

那意味著從伐宋以來,金國年年歲歲興師動眾十幾萬人。

而且連續兩年,一年內兩次出動十萬人的部隊南下征伐。

若是能打出精彩的戰果,劫掠迴天價財富也就罷了。

可是去年是刻骨銘心的兩次大敗,先是年初西路軍粘罕部被宋軍重創,若沒有完顏婁室接應,金軍西路軍能否撤出中原都是個問題。

到了年末,更加慘烈,東路軍全軍覆沒,幾乎被宋軍斬盡殺絕。完顏家宗室、女真族族人都傷亡慘重。

金國維持統治的嫡系支柱,直接被砍斷一根。這種支柱,整個女真人也不足兩手之數。

而造成這一切戰果的人,都是南朝那個名叫岳飛的將領。

直到如今,金國朝廷也沒想好究竟怎麼應對這位絕世名將。

好不容易趁著南朝的政治鬥爭, 這位名將返回中原坐鎮京師了。

皇帝一系自然是迫切的希望趁著這個時間視窗刷一波戰績, 以強勢地位與宋朝議和。

完顏宗磐不敢想象自己若就這樣灰溜溜的退回國內, 該怎麼向自己一系的父皇、兄弟、大臣們交代。

難道告訴他們,國家付出了沉重代價組織的南征戰事,因為一場雨,自己只堅持了半個月,就帶著十幾萬大軍撤回來了?

到時候整個派系的人心就散了。所有人都會認為太子在拿軍國大事作兒戲,大臣們會紛紛轉投到其他門庭。

因為揹負了太多的政治壓力,完顏宗磐的軍事部署十分僵硬。

他不是一個能夠驚豔一個時代的將領,為了兼顧政治與軍事,他只能作出相對平庸的部署。

令一部分軍隊在易州城下繼續堅守,一部分軍隊撤回北方,到涿州、淶水等城池修整。

如此既能保持對南邊宋朝的政治壓力,又能兼顧軍事穩妥,以免軍心疲憊,補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