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熱鬧看了三天,宋軍很快就失去了興致。

這場所有人以為只會下個一陣兒得大雨,一下就是連綿三天,而且完全看不到停止的徵兆。

雨勢太大,人在雨中甚至都睜不開眼,金軍的櫓盾、旗幟都被大量飄到城下的護城河內。

吳玠更加高枕無憂了,這麼大的雨勢,金軍不可能攻城,歸義城的大軍也不可能北上。

宋軍只要安心在城內等著雨勢結束,就能對被大雨折磨的不堪其苦的金軍發起反擊了。

這一戰,金軍實在太低估大宋的國力了。

經過大宋官家的勵精圖治,整合軍政,兆億人口的大宋能爆發的實力,完全不是金軍能想象的。

從靖康以來,金軍一直掌控的戰場主動權,今年終於傾斜到了大宋這一邊。

從這一戰開始,宋軍再不必以劣勢軍力迎擊金軍。

以往金軍一直可以從容集結主力,圍困一支疲憊的宋軍,以眾擊寡,將宋軍擊敗。

可是這一戰,宋軍堂堂正正之師足足有十三萬人,僅軍隊規模就超過了金軍實際上的十一萬餘人。

更關鍵的是,這一戰宋軍將領完全展示了什麼叫遊刃有餘。

他們從開戰之初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只要守住了歸義城,宋軍的燕雲戰略就算成功。

所以這一戰宋軍完全沒有任何壓力,可以從容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戰略部署。

而金軍卻要在堅城之下碰的頭破血流。

這場大雨更是加深了金軍的窘境,金軍想頂著如此大的壓力取勝,其難度比宋軍高出數倍。

大雨持續到第五天有所減緩,雨勢雖然依舊連綿,但已經能夠睜開眼,在雨中視物。

這要是不給金軍送去一份來自宋軍的親切問候,吳玠都枉稱名將。

雨勢稍減,吳玠就在城中招募勇士,準備趁電閃雷鳴之際出城劫營。

軍令傳下去,只招募五百人。但報名的人數卻多達四千餘人,報名人數接近十倍。

久經沙場的老兵們都十分清楚,這就是天上掉功勳給自己啊。

金軍被淋成了落湯雞,又光線不明,宋軍只要部署得當,驍勇敢戰的勇士必定能斬首無數,重創敵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