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當小鳴在微博上把影片放出來的時候,微博一下子又躁動起來。

那些這些天一直關注這場線上battle的人,整個晚上都趴在網上的盯著,等待小鳴的回應。

連艾山都跳出來了,事情變得越來越有意思。

即使不喜歡說唱的人,也不耽誤他們吃瓜,這個瓜他們必須吃到,絕不中途而廢。

萬眾期待之下,等看到小鳴的微博更新,幾乎所有人第一時間選擇做的就是開啟影片,看著影片裡的那個戴著白麵具的大個子,開始他的唱詞。

其實艾山和阿迪力對情勢預判得沒錯,小鳴不可能就這麼縮了。

且不說利益不利益的,就只說網上這些人一直緊緊的盯著,如果小鳴敢說不應戰,這些人失望之下,大機率口水亂噴一通也能把人噴死。

這就是勢,艾山和阿迪力屬於趁勢而進。

很快,很多人聽了一遍《滾回火星》,他們覺得是好歌,喜歡的人忍不住會聽第二遍。

可是,那些支援艾山的人,又或者說是支援說唱圈的人,直接就噴了起來。

“沒意思,我覺得艾山的好聽。”

“艾山的詞更吊一點。”

“一點力氣都沒有,這也叫說唱嗎?”

“這歌的flow亂得很,不好聽,果然不是專業的……”

……

這些噴子估計都是說唱圈子的粉絲,黑起來還帶點自己的意見,挺像那麼回事兒的。

反倒是支援小鳴的人,雖然覺得《滾回火星》好,可好在哪裡卻要多聽聽才能說得出來,所以就有點“沉默”了。

這樣一來,黑聲一片,都是說不好的,連帶讓一堆不明所以的吃瓜觀眾,也無腦的跟黑起來。

不過,這樣的情況只維持了一個晚上,等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一篇樂評人魚白的文章很快在微博上傳開。

“我也來談談這一次的線上battle,昨天我聽了《滾回火星》,覺得這是一首很厲害的歌,或許應該說是我們華夏說唱的經典之作。

為什麼說它經典?因為它不管在技術層面還是感官層面,都達到了經典的標準……

先做一下科普,說唱從出生開始就是街頭音樂,它是平民化的,它的入門門檻很低……

拿京劇做例子,每一個京劇演員,大概都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或許才得入門……相比之下,流行歌曲隨口就能唱唱,這就是入門門檻高低的區別……

說到音樂創作,流行歌曲的創作也殊不容易,多少要懂樂理……相比之下,說唱創作或許會更容易,掌握幾個常用的flow,懂一點押韻,大概就能玩起來……

《滾回火星》的音樂性不用說,小鳴的樂理能力絕對比絕大多數的說唱歌手更好,只要是懂行的都能看出優劣來……

我先說說這首歌的flow。

說唱的flow是什麼?它是歌曲的調味劑,歌好不好聽,全在這裡……稍微科普一下,最簡單也最常用的幾種flow,白開水,停二,快嘴……

《滾回火星》不但把這些最常用的flow都用上了,還有更復雜的變化,把唱詞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它經典的第一個原因……

我再說說這首歌在pune上的設計……

通常情況下,pune的設計有……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它經典的另一個原因……相比之下,艾山的AA像BB的這種設計,就顯得有點薄弱了……”

魚白的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是讚譽,顯示出魚白對《滾回火星》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