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八章 若是不給,那便搶!(第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秦亦然。”
“直到天下一統之前,大秦對匈奴都主要奉行的是防禦,跟六國對峙那些年,秦也一直在修築長城,這次北伐之後,大秦要做的,只是把這些長城連起來。”
“耗費的國力民力沒你想的那麼誇張。”
“再則。”
“若是不把雲中、雁門、代郡、樂浪郡等郡護住,匈奴就算被打退,早晚也會捲土重來,河套之地很是肥美,匈奴若是繼續據有,用不了多久便能恢復元氣。”
“這是大秦絕不容許的!”
“大秦修長城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要把這些肥美的土地,全部圈到大秦的境內,徹底的據為己有,沒有合適的牧馬地,匈奴就算想強勢,也只能有心無力。”
“你現在明白了?”
秦落衡長長的行了一禮。
他全明白了。
大秦這一系列動作,並非是想跟匈奴做睦鄰,而是想軟硬並施的把匈奴給徹底剷除。
大秦太熟悉匈奴了。
匈奴就像是大秦的一面鏡子。
大秦靠東征西討發家,匈奴靠四下劫掠壯大,大秦善於養馬,匈奴善於騎射,兩者本質上沒太大區別,不若秦國也不會跟楚國一樣,被天下諸侯稱為蠻夷了。
在春秋時,秦國更是直接被諸侯國稱為狄秦,而老秦人也被稱為夷狄。
大秦一統華夏。
匈奴則是一統了草原。
兩者唯一的區別,便是秦國出身華夏,而匈奴因遊牧特性選擇了一直遊走於草原。
正是因為對匈奴太熟悉,所以大秦很清楚該怎麼對付匈奴,從一開始便做好了應對之策,只是以往礙於輕重緩急,沒辦法騰出手,現在匈奴既然選擇主動出擊,大秦自然不會放過這等良機。
不過。
秦落衡覺得不夠。
長城隔絕了內外,有助於大秦出征,但草原太廣袤了。
若是匈奴執意西逃,大秦其實是鞭長莫及,等到匈奴恢復一定元氣,大秦會很難受。
世上沒有永遠鼎盛的朝代。
大秦亦然。
大秦之所以能強勢的去鎮壓匈奴,主要是大秦尚處於鼎盛時期,若是大秦開始衰敗,無法壓制匈奴,遊牧民族必定會捲土重來。
秦長吏所言,是長久之策。
只是日拱一卒的推進,固然可行,但世事難料,誰也不知大秦以後會走向如何,若是真能如始皇所言,大秦能千秋萬世,那日拱一卒的推進,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若是秦朝不能長久的保持強盛,這種辦法,一旦等到秦朝衰弱或許滅亡,這段空檔期,必定會讓草原再次崛起,那歷史上的悲劇恐會再次重演。
而且。
秦歷史上就二世而亡!
秦落衡沉聲道:
“小子認為此策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