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於世間,所求者何?以書為命耳!(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程邈開口道:“秦博士,王兄只是一時憤懣,並無此意,上次世人盛會,我已經與王兄見過面了,而在會上,更是商議過,等我從監獄出來,便一同去創一本《字書》。”
隨即又看向王次仲道:“王兄,我知道你對秦多有怨言,但此一時非彼一時,我等本就不欲為官,又豈能再捲入天下是非之中?我等身已年邁,恐不日便會魂歸天地,豈能繼續鬱郁沉墮?”
“天下文字繁雜紊亂,粗野無文,若是我們能創出《字書》,豈非是造福天下之事?到時也不算在人世間白活一場。”
“你我生於世間,所求者何?”
“不過以書為命耳!”
“今有如此良機,你我可成夙願,上可對天,下可對地,何為一己之心病自外於天下文明哉?!”
王次仲臉色有些難看,冷聲道:“我就是不願為秦效命。”
程邈笑道:
“這豈是為秦效命?”
“秦推行的文字是秦篆,而我等欲歸納整理的是隸書,兩者本就不一樣,如何得來為秦效命一說?”
“再則。”
“以書為命,乃我等宏願。”
“而今天下歸秦,我們所著一切,豈非還是會落於秦,若是執意固執於此,豈非只能徹底庸碌了此一生,我知這絕非王兄之志,我此番不論秦政,也不論秦法,只言明一件事。”
“次仲捫心自問,亙古以來,天下可有這麼重視文字之君王?而大秦自立國以來,便立主改弦更張,規範天下文字,因而才有了大秦初立時那番宏闊深遠之文字改制。”
“我曾為秦官吏,對此瞭解頗多。”
“新朝未立之時,文字改制便已經被提上了日程,其中的宗旨、方略、文字勘定、書寫正規化等,都受到了皇帝多次重視和叮囑,只不過事出突然,我未來得及將此事告知於你,便鋃鐺入獄,自此跟你斷了聯絡,也就數月前才得以再會。”
“那時時間稍緊,未來得及詳說。”
“正所謂方塊字者,華夏文明之旗幟也!”
“我等所為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天下,更是為了華夏世代萬民,豈能因自己的執拗猵狹而懈於私?”
“此外。”
“若想整理天下文字,窮我們兩人之力,是斷然完成不了。”
“天下文字何其多,又何其瑰麗深邃,我們已年過半百,又還能活多久?而除卻咸陽,天下哪還有專門的勘字署,到時奔波一路,寥寥整理百來字,這豈非是兒戲?”
“但我們若是得勘字署助力,定能大大加快整理速度,或許在我們有生之年,便能看到《字書》問世,到時豈非是平生之盛快?”
王次仲沉默了。
他如何不清楚這點。
只是他實在過不去那道坎,他雖家道凋零,顛沛半生,但並未看不清天下局勢,而今天下越發動盪不安,若是在此時仕秦,豈非是背離了自己的本來意願?士人清高,他也實在丟不下這個臉。
再則。
若是六國復辟,他卻是在仕秦,豈非要被其他人戳脊梁骨,還要被不斷的嗤笑謾罵?
王次仲臉色不斷變化著。
程邈繼續道:
“王兄,或許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