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官吏亦然。

在六國貴族悉數外逃之時,他們缺少了敏銳的判斷力,以至於沒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最後讓這些六國貴族得以逃脫,而這些便是沿途官吏犯下的罪。

在動盪不安的情況下......

這罪致命!

這種處置方式的確過於冷血。

但又不失道理。

因為這就是秦朝一直踐行的!

嬴政看了秦落衡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冷漠,繼續道:“你既察覺到趙高有問題,為何只免去了他符璽令事之職?做事豈能這麼三心二意?優柔寡斷?要麼不免,要麼盡數廢免!”

“這麼舉棋不定,豈非視為兒戲?”

“眼下趙高尚不能奈何你,若是以後,他未必就不會心存報復,對得罪人的事,要麼做絕,要麼不做,絕不能首鼠兩端。”

“你這是犯了大錯!”

秦落衡紅著臉,不敢有絲毫反駁。

嬴政冷哼一聲,又道:“朕前面聽說,你特意找過羌瘣,讓其在搜捕的時候,放楚國貴族一條生路,可有這回事?”

秦落衡硬著頭皮道:

“回陛下。”

“臣的確說過。”

“朕給你解釋的機會!”嬴政漠然道。

秦落衡道:

“回陛下。”

“臣之所以這麼做,是為穩定楚地。”

“山東六地,對秦怨恨最深的莫過於趙、楚兩地。”

“趙地對秦的怨恨多源於長平之戰,當年長平之戰後,趙地幾乎家家縞素,因而趙地民眾對秦多有怨恨,但在臣看來,趙地的貴族對大秦實則是畏高於怨。”

“而且長平一戰後,趙地至今都未恢復元氣,因而不足為懼。”

“但楚地不然。”

“戰國後期以來,天下流傳一種說法,一統天下者,非秦莫楚,大秦以法治天下,制度完善,秦人驍勇善戰,楚國以道家為主,經濟繁榮,底蘊深厚。”

“因而楚國貴族一直有一股優越感。”

“他們並不服輸。”

“所以相比天下其他地方,楚地是最容易造反的,因而大秦對楚地貴族的監管也最嚴,但楚地其實跟其他地方不同,楚地因為地廣人稀,資源充沛,導致內部派系繁多,內鬥不斷。”

“近百年來。”

“楚地誕生了不少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