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史書及民間所藏詩、書,限期為三十天。

朝廷焚書令一下,秦落衡很快便知。

面對這一禁令,他不由嘆了一聲,雖然早就知道這件事了,但真的發生,還是不禁有些嘆惋。

不過。

過了幾天。

秦落衡就察覺到了異樣。

因為朝廷似乎執行的並沒有那麼嚴格,除了嚴格搜查了六國貴族的府邸及百家學士的家宅,對其他的民宅,幾乎沒有太多搜查,除非有人舉報,不然幾乎都沒有大規模搜查。

當然,咸陽民眾向來嚴格遵守官府政令,因而在這三十天內,城中的藏書舉報也是蔚然成風,不少家中私藏書籍的都被告了官,因而官府雖然沒有大規模搜查,但因為民眾舉報,城中絕大多數民宅依舊沒有逃脫被搜查的命運。

秦落衡的住處自然也沒有例外。

甚至於。

秦落衡還很知趣。

在焚書令下來的當天,便自覺的將有關竹簡,全部送到了官府,當然他也留了一手,早早的就將夫子所寫的書籍抄在了紙上,隨後小心的藏了起來。

後面官府再來搜查,自然什麼都沒搜到。

對於這。

他甚至還多了幾分心思。

前面舉行士人盛會,他拿出了數額不少的紙張,若是官府真的深查,恐怕不少人會如他一般,將一些書籍內容謄抄在紙上,而後將原本的竹簡送歸官府。

他無意間或許還保留了一些火種。

秦落衡不由莞爾。

這場焚書運動,足足持續了一個月。

在這一月內,六國貴族及百家學子人人自危,生怕被人告官,但即便他們再謹慎小心,他們的府宅,依舊被官府搜查了一遍又一遍,而他們家中的藏書,也是逐一被官府搜了出來。

壘起來恍如一座小山。

期間,自然有士人反對,甚至是公然謾罵,但這一次,官府卻是沒有再容情,將這些人悉數抓了起來,其中不少還直接被流放到了邊境的苦寒之地。

正因為此。

城中士人對大秦是怨念不斷。

不過大秦將這些書籍收上去,並沒有直接選擇焚書,而是交給了御史府,由他們進行稽核篩選,若是其中有國府沒有收納的書籍,則一律上交到國府,剩下的才會直接選擇焚燒。

所以,這次焚書令,對天下典籍傷害並不大,一則是官府收藏的諸子百家典籍仍在,二則是散佈天下的民間藏書不可能被完全收繳,因而民間其實仍然藏書不少。

經過這道政令,城中‘道古非今’的政治思潮,也是戛然而止,自此,城中再無士人,敢隨意談論政事,也沒有多少士人敢隨意借古諷今,影射朝政了,地方風氣豁然一清。

月餘後。

天氣已越發清冷。

街巷中來往的人少了很多。

秦落衡在這段時間並未閒著,而是流連於許辛的住宅,跟農家一起合計著種子改良的事,對於農家、墨家而言,不用再去上朝,反倒讓他們能更專心的做手中的事。

也算是因禍得福。

不過。

農家有關治政方面的書籍,在上次焚書中,同樣未能倖免,都葬身在了火海,起初許辛還有些難受,但後面也是走了出來,經過焚書之事後,他整個人如同掙脫了束縛,反倒變得精神不少。

已近日暮。

秦落衡舒展一下身子,也是邁步朝家裡趕去。

經過這大半月的灌輸,他終於把雜交理念灌輸給了農家,而今農家眾人摩拳擦掌,只待開創,找一些田地,去進行測試,若是秦落衡所說屬實,無疑將開創一番農家新天地。

而且是造福天下千萬蒼生!

大功無量!

秦落衡穿過幾道街巷,突然一道身影出現在了視線中,他當即停步,眉頭擰成了一團,眼中露出深深的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