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囚於學派之見,欲滅儒家而後快?(第一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繼續道:
“秦儒疏離,秦儒相輕,其來有自也。”
“孔子西行不入秦,後來儒家名士也極少入秦,即是遊歷列國,儒家之士也極少涉足秦國,其中原因眾多,儒家蔑視秦人秦風,把秦視為愚昧蠻夷卻是不爭的事實。”
“孝公先祖之前,秦人對儒家輕視無可奈何。”
“而自孝公商鞅變法後,秦國開始廣羅經世人才,從那時起,秦便對主張復辟與仁政的儒家開始打心眼裡蔑視,正是這種相互蔑視,以至戰國百餘年,山東士人大量流入秦國,但儒家之士卻寥寥。”
“秦一統之後,朕為何重用儒家。”
“這便是原因。”
“因為一旦秦能敬儒而用,無疑是海納百川最好的證明。”
“所以大秦立國之後,朕便將這個近百年幾為天下遺忘的曾經的顯學流派,以詔書隆重顯赫的方式推上了帝國政壇,朕甚至將孔鮒任命為了幾比舊時諸侯的高爵。”
“然儒家是如何回報大秦的?”
“儒家可曾對朕、對大秦投桃報李?”
“沒有!”
“儒家猶如舊病復發,依舊一意孤行,外界稍微對其指責,便頓感受到了侮辱,而且矢志復辟,對大秦新政叱罵連連,甚至是嗤之以鼻,根本沒有任何中庸之心。”
“儒不仁,朕何義?!”
嬴政的目光變得前所未有之冷漠。
“父皇......”
嬴政冷聲道:“下去好好想想吧,若是連這點小事都理會不清,日後還能做大事?”
扶蘇臉色一白,“敢請父皇教誨。”
“朕懶得說!”嬴政見扶蘇還不明白,頓時拍案怒喝了一聲,扶蘇嚇得臉色蒼白,額頭已是大汗淋漓,直接長跪在地。
“下去!”
扶蘇叩首,只能轉身離開。
去到殿外,扶蘇一臉痛苦,這是父皇第一次這麼耐心說話,卻幾乎沒有涉及焚書的任何事,以父皇的秉性,若是做了決定,恐都不會輕易改變,但扶蘇依舊有些不甘。
思來想去。
還是想去跟丞相李斯說說。
畢竟。
李斯是在大政方略上,最能於父皇溝通的重臣。
想到父皇曾經指責過自己沒有洞察之能,沒有權謀意識,連最簡單的君臣之道也弄不明白,因而沒敢明說來意,只是以查詢泗水郡民戶數量為由來探視李丞相。
進入丞相府政事堂。
見到扶蘇,李斯起身道:“見過長公子。”
扶蘇連忙一拱手:“我從泗水郡回來,卻是對泗水郡以往的民戶數量有所疑慮,還望沒有打擾政事。”
“並無打擾。”李斯道:“長公子請入座。”
李斯面帶溫色,轉身高聲吩咐上熱湯,待隸臣將熱湯端上來後,臉上笑容一收,沉聲道:“長公子是為焚書而來的吧?”
扶蘇拱手道:“我很少處理政事,國事不明,尚請丞相解惑。”
“扶蘇之惑,何以焚天下史書,又何以禁民間藏書?而今不少儒生因此入獄,等政令下到地方,定會引起地方動盪不安,此舉何以能安天下?”
“儒家卻與秦相悖,將其驅離咸陽即可,何以做事如此之絕?”
“扶蘇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