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九章 凡事過猶不及!(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真的有人關心過他們嗎?”
“沒有!”
“所有人都視他們為牛馬,不會說話,也不會鬧事,更不會如貴族那般,整天嚷嚷著要造反,這部分群體的確是當今天下最沉默的部分,但正如長吏所言,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
“他們同樣。”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這是這些底層民眾今後僅有的兩條路,現在天下還沒有聽到過這些民眾發出聲音,但若是天下長久處於高壓狀態,朝堂定然會逐漸聽到他們的聲音,而且會越來越多。”
“誠然。”
“華夏數千載,以往有反意的都是貴族,也都是這些上層群體參與謀反叛逆,但長吏心中應該也清楚,天下已大一統,大秦現在是一個龐大的集權帝國,秦面臨的局面跟古往完全不同了。”
“以往天下不過百萬人。”
“現在的大秦卻是擁有數千萬人口。”
“兩者豈能概而論之?”
“貴族謀反謀的是成一方諸侯,而且有三家分晉及田氏代齊的先例在,大秦嚴防死守貴族復辟,並無任何問題,但天下時局,從秦一統之後便變了。”
“固然各地都有不少逃亡貴族,但這些人數量才多少?”
“放眼天下,或許不過十萬,數十萬,但放眼天下,黔首、隸臣的數量有多少?上千萬,甚至更多,這麼龐大的數量,若是一朝暴動,大秦真能應付得下來?”
“自古有句諺語。”
“世間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盜的,但若是連防範之心都沒有,若是一朝暴亂起,誰能預料到時事最終走向?”
“或許......”
“秦就亡於底層民眾的揭竿而起!”
“當然底層民眾有他們的侷限性,他們的目標,沒貴族那麼大,也沒那麼遠,所以很可能最終成事的不是他們,但底層民眾的數量太多,一呼百應之下,天下各地皆反,到時秦才真的危險了。”
“但又何至於此?”
“底層民眾所求的不過溫飽。”
“現在大秦的確很多人食不果腹,但只要給他們活命的機會,他們會比所謂計程車人、諸子百家、貴族都更加希望天下太平,而諸子百家、貴族、豪強,他們到時又能集聚起來多少人?”
“長吏前面說,楚地有上百名刑徒、役夫逃亡,若是能活下去,他們又豈會去做這掉腦袋的事?”
“《司空律》上有幾條律令,地位高者不用穿囚服、戴刑具,還不用受到監管,甚至如果能夠找到頂替自己服勞役的人,只要身體強壯成都差不多,便准許代服勞役。”
“這幾條律令看似無太大問題。”
“實則漏洞頗多。”
“眼下地方豪強興起,一鄉一里,都有豪強身影,他們為鄉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家財的人,現在豪強霸佔了其他黔首的田地,並藉此壓榨地方黔首,逼迫這些黔首替他們服勞役。”
“這就導致,民間不少人是多次服勞役的。”
“勞役本就繁重,加上這些人還是傭耕,極度的壓迫之下,現在的民眾其實已經處於爆發的邊緣了,若是朝廷再不予以安撫,早晚有一天,這些人為了活命會揭竿而起。”
“朝廷為了防止天下生亂,做了很多的預防措施。”
“什麼收天下之兵,什麼嚴禁民間私藏兵甲,若是民眾真的有心反,又豈會真造不出武器,就算武器簡陋,但民眾是冒著被處死的風險謀反的,他們是敢以命相搏的。”
“朝廷的大軍能殺多少人?”
“十萬,百萬,千萬,但能殺得完嗎?敢殺完嗎?殺完了,大秦又如何去面對天下?”
“我本無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