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舍是間四進院。

各進院間有一定的短甬道做阻隔。

近百名士人進入後,並沒有太多講究,互相找了相熟的人,或是想結識的人,談笑間便已落了座,在這方面,秦落衡給的自由度很高。

秦落衡是最後一個進去的。

他沒選擇湊熱鬧。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是大秦博士,而在場士人中,不少為反秦之人,他若去到這些人中間,定會使得雙方都不自在。

故而。

他選了人最少的客廳落座。

裡面的人很少。

只有兩人。

其中一人還是扶蘇。

所以秦落衡倒也不擔心破壞什麼。

秦落衡執禮道:“見過兩位士人,在下在這落座了。”

扶蘇和蕭何回禮道:“自當如此。”

秦落衡坐下。

眼下食舍還沒送上飯菜,扶蘇打量了秦落衡幾眼,開口道:“秦博士,今日聽你描述盛世之景,我雖神往,但也知我等身處之世,與之有天差地別,故也不敢奢望,只是聽秦博士之言,這天下大同似乎觸手可及,因而心中生出一個疑惑。”

“但問無妨。”秦落衡道。

扶蘇道:“你口中的大同真能實現嗎?”

秦落衡並沒做任何沉思,直接道:“那要看哪方面的大同了,若只是吃飽穿暖,衣食無憂,我認為這個大同是能夠實現的,但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任賢使能,恐很難實現。”

扶蘇搖頭道:

“這是諸子先賢的大同。”

“諸子的大同跟秦博士的大同在‘幼有所育、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幾個方面趨同,但秦博士卻多出了‘病有所醫、學有所教、勞有所得、逝有所安、行有所暢’。”

“不知秦博士能否對這些細說一二?”

蕭何也側身做恭聽狀。

秦落衡沉吟片刻,點頭道:“這些其實都脫離了現實,但這次盛會議的是治,甚至於本就是一場理想化的議,因而我也就大膽說了出來,而且這些方面,我確實認為有朝一日能做到。”

“但......”

秦落衡張口,卻是沒有深說。

他繼續道:

“醫者仁心,醫生治病並不看尊卑貴賤,但窮者其實是看不起病的,或者說是不敢去看病的,本就貧困潦倒,若是再檢查出病,要不就是毀家醫治,要不只能恐懼等死。”

“作為醫者。”

“自然不願見到此等人間慘狀。”

“故而我提出‘病有所醫’,我認為大治之下的民眾,當人人都看得起病,煎的起藥,眼下大秦的醫生數量並不多,雖有醫者於天下四方遊走行醫,但真的紮根鄉里的卻是少數。”

“因而想實現病有所醫是個漫長的路。”

蕭何深以為然的點頭道:

“民間地方豈止是不敢看病?稍微染上急病或大病,若是趕在農忙時節,或秋收時節,別說主動看病,只要能挪動步子,大多還要繼續下田,不少疼痛難忍,更是會主動尋死,以此來減少家庭負擔。”

“秦博士果真是醫者仁心。”

“所思所念皆為蒼生,請受我蕭何一拜。”

蕭何起身作揖。

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