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人力有時盡,天意命難為!(第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治世到盛世是何等盛景,諸子沒有涉及,因為太過於超前,已經非是諸子能想象得到,他們身處的時代,正值連綿刀兵,紛爭不斷,也不容他們深想,因而諸子一生之學,大多侷限於由亂到治的政治。”
“縱然如此。”
“諸子也給世人留下了美好的期許。”
“大同,便是諸子留給天下民眾的,對戰亂之中的民眾而言,大同的確是個令人遐想聯翩的盛況。”
“諸子超越時代,提出了跨時代的大同。”
“但吾等便不能繼續超越?”
“諸子身前所求,不過是天下一統,而今我等卻已然站在了諸子目光所及之終點,但諸子目光所及之終點,對吾等而言,只是一個起點,何以用數百年前的期許,束縛自己的思想,束縛天下人的所求?”
“天下從亂到治,僅為萬民皆有所養?”
“若是如此。”
“這代價未免過於沉重了!”
“你們認為大同很難實現,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若是說全部實現,確實是不太現實,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這幾點,其實很長時間都做不到。”
“但後續‘講信修睦......故外戶而不閉’這些,諸位若是細想,或許會在秦律中一一找到對應,等到秦律深入人心,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教化,萬民皆有所養,天下講信修睦,其實未必不能實現。”
“相比天下為公,民眾更在意吃穿。”
“但這些便足夠了?”
秦落衡搖頭。
沉聲道:
“不夠!”
“遠遠不夠!”
“諸子身處的時代是亂世,當時正值社會大變革大動盪,在那段時間裡,鐵器牛耕開始推廣,社會各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亂世尚且有這麼大進步,何況是治世?若是天下真的實現大治,便會開始進入一成不變?甚至停步不前?”
“不會!”
“天下還會繼續進步。”
“到那時民眾也將不僅僅只求溫飽。”
“還會有更多的追求。”
“我知道很多人都認可,民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但若是真的實現了天下大治,解決了民眾的溫飽問題,能不能讓民眾脫離追求溫飽,繼而去追求更多更美好的生活?以此作為民眾辛勤勞作的推動力?”
“諸位可曾暢想過天下未來的盛景?”
“十年後、百年後、千年後,甚至是萬年之後?”
“那時天下又當如何?”
“若是僅侷限一個‘萬民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我等的目光豈非太過於狹隘,太過於淺薄,太過於短視了?”
“這次盛會探討的是天下治理之道。”
“若是光論治理之道,豈非太過乏味,未來世界如何,我等的確如數百年前的諸子一般,難以用自己的目光企及,更談不上為未來社會提出治理之策,但汝等皆為飽學之士,難道就不能交流一下腦海中對未來的盛景?”
“這豈不比爭執詰難來的暢快?”
眾人默然。
他們正坐在席上。
目光十分複雜的看著秦落衡。
心緒可謂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