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七章 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第四更)(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為之奈何?
秦落衡起身,朝田陵回禮。
只是在落座時,目光微冷的掃了眼許猗、何瑊等人。
方才田陵開口直言秦治積弊時,這幾人神色就異常不安,若非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然,這幾人恐就會直接出言呵斥了,即便如此,幾人也在一旁瘋狂的使眼色,若非他們使壞,田陵的出聲,又豈會這麼虎頭蛇尾?
他並不會怪罪田陵。
只是有些厭惡許猗何瑊等人的行為。
他們雖有名士之才學,卻無名士之風度,實在令人不齒。
蕭何坐於席上。
他看了眼田陵,也不由一嘆。
輕聲道:“天下能看出秦之積弊者何其多,但敢當眾說出的,卻寥寥無幾,與會的名士雖眾,但大多都身不由己,或有國仇家恨,或有利益牽扯,亦或者有禍亂之心,真有天下之念者,寥寥。”
“我蕭何出身寒門,並無牽涉太多利益。”
“如此盛會,若是不能盡抒己見,豈非會成平生之憾?”
蕭何低語幾聲。
也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緩緩站了起來,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下,開口道:“大秦這些年的政治,我總結下來,有十六個字。”
“創新有餘,守常不足,大政有成,民生無本!”
蕭何心意清明,自然毫無顧忌。
他沉聲道:
“依我看來,大秦政道以創新為本,開千古萬世之輝煌,此即創新有餘也,大政有成也。所謂有餘者,大秦朝廷心力全副專精於制度革新,而忽視了最為尋常的民眾生計。所忽視者,乃守常不足也。”
“以國家大治而言,便是缺少守常安定之策。”
“何為守常安定之策?”
“說到底,就是安民穩民之治!”
“正是因為民眾過於低微,朝廷目光又如此高遠,因而往往很難重視。”
“常則平,安則定,飽則安,暖則穩。”
“此固本之國策也!”
“一味創新而不思固本,則易為動盪也。”
“大秦新政新治轟轟烈烈,雷霆萬鈞,所缺少者,正是陽春之和風細雨。”
“秦法之周密,史無前例。”
“秦吏之公廉,史無前例。”
“秦廷之集權,史無前例。”
“按理而言,在始皇大政大治之下,帝國當如臂使指,但現狀卻是天下洶洶難安,民眾輒有怨聲載道,根由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