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安靜。

秦落衡並不催。

他就安靜的坐在臺上,目光澄澈的望著下方眾人,隔了好一陣後,終於有人按耐不住,開口應允下來。

其他士子見狀,也只能應和道:“自當如此。”

秦落衡起身,朝下方士人行了一禮,緩緩道:“既然諸位肯允,那在下便信以為真了。”

“對這次盛會,我亦有自己感悟。”

“正如前面所講,亂世時,百家孕育而生,當時百家所爭的是為政,現在天下已經一統,自然要從‘為政’轉化到‘治國’。”

“百家議為政,大秦議治國。”

“兩者並無高下之分,只是順應時勢而已。”

“華夏之名由來已久,”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唐堯虞舜夏商周,加上現在的秦,華夏這塊大地上,存在過太多的朝代,讓人神往,亦讓人心懷感念,華夏存世已數千年,治理之道也由來已久。”

“然......”

“大秦的情況卻尤為複雜。”

“因何?”

“因為大秦跟前面所有的朝代不同。”

“唐堯虞舜已難考究,夏商周三代雖貴為天下共主,實則並沒實領天下,而大秦卻是與它們都不同,大秦真正實現了天下歸一。”

“我知道你們中不少人都反秦,甚至是恨秦入骨。”

“你們中有不少人的族人,朋友,或都有命喪大秦之手,我從來沒想過感懷你們,國仇家恨,豈是寥寥數語,便能抹平傷痕、就能冰釋前嫌的?”

“我知道這點,朝廷也十分的清楚,你們同樣心知肚明。”

“但朝廷依舊召開了這次盛會。”

“朝廷難道真的不知你們的心思,不知你們的反意,不清楚你們只會選擇從中作梗,並不會真的想出謀劃策?”

“知道!”

“但朝廷並不在乎。”

“大秦作為天下之主,在意的只有天下眾生。”

“華夏已經亂了太久了。”

“亟需一場大治!”

“爾等是從大秦各地趕赴而來,這一路走來,應該有所察覺,天下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

“天下變了!!!”

“你們在座中,有出身諸子百家,有出身貴族豪門,也有來自地方豪強,也有出身寒門的,你們中不少人依舊有著期許,幻想著有朝一日,天下生變,各地烽火重燃,群雄逐鹿之下,大秦覆滅,進而讓天下重歸三代王道。”

“我對此只有一句肯定的話。”

“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