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留長的鬍鬚,讓他年紀顯得更大,終日的風吹日曬,讓他的額頭上爬上了不少皺紋,加上為進入咸陽,特地穿的身葛布衣裳,這讓他更想風餐露宿的商賈,店家認錯其實情有可原。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捨命不渝!”張良幽幽的嘆了一句,他看向店家,問道:“老丈,你對這次盛會很期待嗎?”

老者笑道:

“這是當然。”

“公子前面唸的那句詩歌,我曾有幸聽過,是出自詩經中的《鄭風》,我少時曾有幸學過,不過那時家貧,上不起學,不然這次沒準也能去冀闕那邊參與一下。”

“哈哈。”

“至於公子所說期與否,那肯定是期待的。”

“且不說這次盛會開始,讓我這家客舍生意昌隆,這次盛會的立意就很是不同。”

“有何不同?”張良問。

老者遲疑了一下,說道:“就......我也說不太上來,就有點像大秦的軍功爵,我當年其實也是韓國人,後面因為一些事情,才到的咸陽。”

“我在韓國時就有一個感覺。”

“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貴為公子,而像我這種低微身份的人,彷彿就該一輩子處在底層,永遠都沒有出頭機會,當年我也跟韓國的百姓一般,厭惡秦國、憎恨秦國,但到了秦國之後,我卻驚訝發現,大秦跟韓國不一樣。”

“這裡不看出身、不看門第,人人都有翻身機會!”

“只要你有軍功!”

“眼下天下一統,四海歸一,不管是千年氏族,還是六國宗室,竟皆被大秦的軍功授爵踩在了腳下,在大秦管你傳承了幾十代、數百上千年,管你是什麼高貴血統出身,沒有軍功,就得不到尊重。”

“大秦最受人尊敬的是樹有‘閥閱’的家庭!”

“閥閱是做不得假的!”

“那是靠實打實的軍功,靠在戰場上殺下來的,閥閱上記載的都是這個家庭立過的所有功勞,這難道不比六國一直講的血統傳承更有說服力?”

“眼下小老兒的長子,正隨蒙恬上將軍北伐匈奴,或許用不了多久便會傳回捷報,小老兒的長子或許還能趁此立下一些軍功,雖說提升不了多少爵位,但身份地位卻是會有顯著提高。”

“沒準我家以後也能成閥閱家門!”

老者眼中滿眼喜色。

老者繼續道:

“說到這次盛會。”

“卻是讓我有同樣的感受。”

“軍功爵不看出身門第,而這次士子大會同樣不看這些,我甚至聽說這次盛會還有罪犯和以往的亡人參加,而大秦卻是聽之任之,這也足以說明官府對這次盛會的重視。”

“這次議的是什麼?”

“治理!”

“大秦肯把心思放在治理上,這不比說一下空話實在?”

“我長子因軍功爵的緣故,現在已是簪嫋之爵,等盛會之後,沒準朝廷就放開一些生活限制,到時我們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我們自然會很期待。”

望著老者滿眼期待的神色,張良心中悵然一嘆,他萬萬沒想到,曾經的韓人,竟會為滅韓的秦國說話,他說道:“大秦推行的是法制,我雖好黃老,但也曾隨名師學過禮。”

“《書》、《詩》記載了上古聖王的治世理念,相對於如今的殘暴苛刻,古時候是有三代之治,聖天子垂拱,行無為而治的,那時候的生活遠比現在輕鬆。”

“而秦嚴禁《詩》、《書》,還用律令強行約束,始皇為了彰顯自己的治理勝過三代之治,更是便欲厚今而薄古,這樣的治理方式,你何以能這麼認同?”

老者警惕的看了張良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