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住在驪山的時候,聽說過麗邑暴動,不過以往的暴動規模都很小,很快就被平定下去,因而沒有掀起什麼風浪,但這次卻是上千人參與暴動,這暴動規模很大了。

秦落衡問道:“冶治獄知不知道這次是何人引起的暴動,或者這次暴動是由何人發起的?”

冶遲疑了一下。

不確定道:

“我去廷尉府的時候,倒也去打聽了,這次鬧事是有組織的,驪山那邊列出的幾個頭目分別是,鄧說、英布、怱、吳犖等人,這些人昨晚趁著夜色已經逃進了驪山。”

“現在估計還在逃!”

“你進到驪山,倒是可以關注一下,若是發現他們,沒準還能戴罪立功,到時或許還能因此減刑,不過我感覺機會不大,這些刑徒不太可能在帝陵附近活動,想發現他們的蹤跡很難。”

“英布?”秦落衡眼睛一亮。

他想起來了,歷史上似乎是有這麼一回事,英布犯了事,被押到驪山這做刑徒,後面參與暴動,直接逃了出去。

自己這就撞上了?

冶朝後退了一步,面露警惕道:“你認識?”

秦落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不認識,但我聽說過他,我以前住在驪山附近,這個人頗有勇武,而且很有頭腦,這次的事他恐怕參與很深。”

冶將信將疑,說道:“驪山這邊的守將,已調集大量銳士搜山,他們逃不了的。”

秦落衡搖頭道:

“逃得。”

“驪山很大,一旦進到山中,逃的方向太多了,就算大軍搜山,一時半會也搜不了多少,而且驪山靠近渭水,刑徒中不乏善水者,一旦讓他們進到水中,各顯神通之下,恐會讓不少人逃出。”

秦落衡對搜山並不抱什麼希望。

驪山太大了。

他在驪山住那麼久,都沒有被人發現,何況現在英布等人是有心藏匿呢?

再則。

歷史上英布就逃掉了。

而且不是隻逃了英布一人,而是幾十上百人。

不然驪山守將不會換成章邯。

冶沒有在這上多說,而是讓四周隸臣多加註意,以防那些刑徒突然殺出,雖然可能性不大,但也未必沒有亡命之徒。

一行五人繼續朝驪山進發。

速度卻慢了不少。

一路小心謹慎之下,五人安全的到達了驪山,剛到驪山入口處,立即就變四周的秦卒攔了下來。

冶把官府的文書遞了上去。

沒多久。

便有一名二五百主到來。

他警惕的打量了冶幾眼,隨後接過令書,看完之後,這才把目光移向一旁身穿赭紅色刑徒的秦落衡,確定是秦落衡,這名千人將眼中露出一抹異色。

他自然是認識秦落衡。

他微微額首,道:“令書無誤,犯人留下,你們可以走了。”

冶早已見怪不怪,驪山的將領大多這樣,加上才出了事,自然說話更加冰冷,他把鎖鑰等物做了交接,便朝秦落衡道:“我就送你到這裡了,你在驪山切記不要再做違法之事。”

秦落衡抱拳:“冶治獄請回,多謝一路護送,秦落衡感恩。”

看著眼前這青年,冶心中長嘆一聲,再次道:“你若是這次不衝動就好了,以你的條件和天資,若是平穩的從學室畢業,將來必定前途無量,往日多麼精明的人,為何就犯了這麼大糊塗呢?”

“唉。”

“你在驪山千萬要安分。”

他本想勸秦落衡莫做那違法之事,但話到嘴邊,卻是怎麼都說不出口,以驪山的情況,除非陛下開恩,或者朝臣後面為其求情,不然很難擺脫刑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