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程邈被下獄了。

秦落衡道:“這也不算大錯吧?”

冶說道:“那時侯為戰時,程邈為糧秣司馬,負責前線的糧草供應,就因為字的問題,原本該送往宜陽的糧草,被送到了南陽,兩地相差三百餘里,直接致使宜陽駐軍斷糧旬日餓斃三人。”

“大秦律法雖然細具,卻是找不出相關治罪條文,因而軍中的勘審官把這事告知了國府法官,法官僕射聚集關中十名法官會商,最後答覆是:程邈之罪,法無條文,案無先例,得廷尉府酌情處罰。”

“他也從下邽縣被送到了咸陽。”

“當時的廷尉是現今的王綰丞相,對於他的情況,老廷尉苦思了數日,最後擬出了一份判罰書令:下邽縣丞程邈,不當以非官定書體書寫公文,以致大軍斷糧旬日,餓斃士卒三人,處下獄待決。”

“然後......”

冶還沒開始說,一旁的牢獄卻是傳來了聲音。

程邈振振有詞道:

“然後我就問老廷尉,何為官定書體?”

“秦國有文字伊始,何曾有過明文規定?我也曾官府有任職,也看過官署公文,天下八書皆有,為何這老廷尉獨獨要給在下的書體定罪?”

“那老廷尉被稱為鐵面執法,結果呢?”

“他遍查官署公文後,只是把判罰書令中的‘非官定書體’改成了‘非公認書體’,這還不是同樣在欺我?”

“我就又問老廷尉。”

“秦政求實效,有用便得公認,我以往寫的書體都為官府認同,這不就是得了官府公認嗎?為何現在他要臨時限制?”

“結果這王綰,直接給我判了罪,說:‘程邈寫字,致人錯認,故罪’,我當然不服,再次乞鞫,我又沒寫錯字,有錯也當是認錯者的罪,我何罪哉?”

“這老東西直接拍案說,‘餓斃士卒由我而起,此乃事實,認錯者有罪,寫字者豈能無罪,先下獄,他去上報秦王決斷’,然後就把我關進了廷尉府。”

“書文無法!律條無載!”

“我程邈無罪!”

聽到程邈的振振之詞,秦落衡有些汗顏。

真犟啊!

程邈前面還稱王綰為老廷尉,隨後便開始直呼王綰之名,到後面更是直呼老東西,這是真的心中有鬱氣。

隨即。

秦落衡就察覺到不對。

問道:

“不對啊。”

“王綰應不會在這事上坑程邈,他既然承諾了上報,應當是上報過了,為何程邈還關在裡面。”

冶露出一抹尷尬。

低聲道:“老丞相上報之後,呂相就被廢了。”

“那時丞相府一片混亂,真正的主事機構一下成了廷尉府,王綰廷尉的奏疏就積壓在了丞相府,後面上任的國相是黃景修,這人無多少才幹,沒當多久,便引咎退下了。”

“隨後丞相換成了王綰。”

“到那時,那份奏疏已積壓了一年有餘,王老丞相思忖半天后,便把程邈之事打回到了廷尉府,讓李斯廷尉去處理,那時大秦正在伐趙,廷尉府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上面,這事又擱置了。”

“後面李斯處理了這事,決定向陛下申請特赦,但好巧不巧,廷尉府正在整飭文字,李斯廷尉便問訊了他幾句,想聽聽他對文字的看法,而且也透露小篆將作為大秦統一文字。”

“結果......”

“這程邈直接來了句‘小篆不如隸書’,還提議天下今後以隸書為本,小篆為輔,小篆為公文,為書文,為契約文,效用僅在確認,而隸書則適用其他任何情況,效用在快捷便事。”

“還說李廷尉的字華而不實,不當為天下範文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