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端和看了羌瘣一樣,蹙眉道:“羌瘣,你都不在軍中了,說話別這麼衝,現在不是考慮黃氏的時候,而是要考慮如何消弭影響。”

“十公子眼下身份未明,又連殺這麼多人,造成的影響很惡劣,若是其他人抓住這個點,執意要處死十公子,十公子或許不會死,但想爭得儲君之位恐也不現實了。”

“甚至。”

“十公子真可能會被處死!”

一語落下,四周安靜。

眾人滿眼驚駭。

楊端和深吸口氣,面色沉重道:“陛下即位以來,一直都恪守法度,幾乎不做僭越之事,十公子這次殺人,還連殺數十人,就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無疑是在公開蔑視秦律,挑釁陛下。”

“十公子雖貴為陛下公子,但在世人眼中,十公子已經死了,眼下咸陽人心浮動,若是這事處理不好,讓民眾對律法起了疑心,恐會讓大秦陷入更大的動盪,法理跟人情之間,陛下或許會選擇前者。”

“陛下是以天下為念。”

眾人默然。

他們聽到秦落衡入獄,一時有些昏了頭腦,但經楊端和這麼分析,他們當即明白過來,秦落衡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身份沒有公佈出來。

他只是一個史子。

並不是所謂的大秦十公子。

十公子的確不會死,但秦落衡是會死的!

華阜道:“所以當務之急是給十公子行兇找到足夠多的法理,透過法理來證明十公子無罪,或者減刑,以此來堵天下悠悠眾口。”

“陛下的心思誰都猜不透。”

“也別去猜。”

“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收集黃景修父子的犯罪事實,以此來坐實他們的惡行,同時實現對十公子的減刑。”

“陛下曾說過:‘有子而嫁,倍死內外,禁止淫佚,男女浩誠,夫為寄之,殺之無罪。’。”

“因而秦律規定:犯奸必殺!”

“在數年前,廷尉府已把‘私通’的宮刑改為了極刑,私通者人人得以誅之,人皆可殺,格殺勿論,還可不告而殺,私刑亦合法。”

“十公子殺黃勝亦符合這條。”

“不過黃氏的人在御史府有任職,對這條更是心知肚明,以他們的做事風格,恐會想盡一切辦法把這事遮掩,以便把一切罪行都歸到十公子身上。”

“正如華聿前面所言,若是深查黃勝,他們定會被帶出來,為了自保,也為不禍及自身,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的阻止深查。”

“黃氏跟徐氏為姻親,他們跟朝中不少大臣都有往來,到時這些人一口咬定就是十公子惡意行兇,在各種證據匱乏的情況下,恐還真會讓他們得逞。”

“不過他們選錯了人!”

“十公子畢竟為陛下公子,陛下多少還是會關注一下,若是真查出了問題,黃氏恐是在劫難逃,我不擔心找不到黃氏犯案的證據,我擔心的是黃氏牽扯的大臣太多。”

“官官相護之下,這案子恐查不下去。”

“到時......”

“十公子恐成最大輸家。”

眾人面色凝重。

他們自然明白華阜是何意。

若是這案子深查下去,牽連的大臣太多,最後只能高舉輕放,黃氏這邊輕放了,秦落衡無疑要遭重,雖不太可能會死,但也會因此得罪一大批朝臣。

這有些得不償失。

但不深查,秦落衡就無法減刑,深查,就要得罪大批朝臣。

其中的度。

誰也把控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