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議政如兒戲?(求訂閱)(第2/5頁)
章節報錯
“再則。”
“你們的建議是什麼?”
“讓失田黔首去種官田,這就更加荒謬了。”
“官田產出皆屬於朝廷,讓失田黔首去耕種,豈不是在耗費大秦國力,以養地方豪強和貪官汙吏?”
“立國以來,朝廷大政不斷。”
“而每項大政都極為耗費錢糧,現在你們又在這鼓吹自斷一臂,長此以往,大秦只會愈發羸弱,等到朝廷入不敷出,天下突然生變,或者匈奴、百越來犯,朝廷豈不是毫無招架之力?”
“這如何能行?”
“你們這提議,非是緩兵之策,而是疲秦之計!”
“這若推行,大秦危矣!”
這時。
孔鮒終於開口了。
他說道:
“《論語》有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無論是治國,還是在祭祀方面,足食都應當位於首要位置,而足食對應的就是人的生存。”
“眼下黔首幾近活不下去。”
“朝廷不當去進行各種算計,而是該去解決民眾的生存問題。”
“誠然。”
“凡是皆有利弊。”
“楊御史說的不無道理。”
“但楊御史可知,天下未一統之前,大秦人口已佔天下半數,而那時秦地佔天下不到三成,以不到三成之地,養活天下半數人口,這是何等豐功偉業?”
“現今天下一統,百姓安居。”
“而陛下當年遷大量六國貴族於咸陽,這是不是意味著,本就人口不足的山東之地,人口是不是更少了?”
“山東郡縣其實是地廣人稀!”
“官田大多閒置。”
“把沒有產出的官田,交給失田黔首有何不可?”
“若是朝廷不願,大可鼓勵百姓開荒,以山東各地的現狀,只要容許開荒,百姓大抵是死不了的。”
“但朝廷必須給百姓減負。”
“不然人人揹著上百畝田地的租稅去開荒,人都壓垮了,又哪有心氣去開荒?”
“如此。”
“推行使黔首自實田後。”
“官府既有租稅不減,甚至還有新增租稅,朝廷的官田依舊是歸朝廷,大家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
孔鮒話音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