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子中,誰為二世皇帝,我王氏相誰。”

“咳咳。”

王賁連忙拉住王翦的手,急聲道“阿翁,不要再說了,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王氏不會參與這些的。”

“我明白阿翁的想法。”

“擁君之功,的確可保我王氏富貴,只是一旦出錯,對王氏就是滅頂之災,王氏相王,雖然不會得皇帝歡心,但已足以讓這些小輩守住家業了。”

“我明白。”

“我全都明白。”

“阿翁你不要再說了。”

“喝藥。”

聞言。

王翦點了點頭。

這才張口喝了幾口湯藥。

喝完,王賁也是小心的把阿翁放平在榻上,重新蓋好白布大被,王翦已經再次昏睡過去。

這時。

王賁突然咳嗽起來。

他不敢驚醒阿翁,也是連忙捂住嘴,去到了屋外,連續咳嗽了數聲,這才稍微轉好,只是剛才捂嘴的手掌,指縫間已溢位了鮮血。

王賁看了眼,並不在意。

隨手用汗巾擦掉,返身去到了書房。

望著華阜送來的書信,王賁眼中也是露出一抹異色。

王氏已久不跟其他氏族走動了。

當年華阜等氏族聯合逼宮,他們王氏並沒參與,因而也是被這些氏族有意疏遠,以至後面直接就斷了聯絡,加上他女兒王淑汝被陛下賜婚給了幼公子胡亥。

這更是讓兩者間關係越發冷淡。

華阜怎會給自己傳書?

還如此鄭重!

秦時信件是木片,信封也是木片。

機密文書信函用上下兩片木牘做成,下牘稱函,用以書信,上牘稱檢,封蓋函牘,檢上有捆繩的刻溝,以便封繩蓋印。

人們寫好信之後,會用另一枚同樣大小的空白簡牘蓋住字,如果信比較長,就簡牘正反面都寫滿字,或者再加一枚簡牘,最後在背面再蓋上一枚空白簡牘。

無論最後是兩片案牘,還是三片,亦或者更多,最後都會像三明治一樣夾在一起,用繩子繫好。

這就是秦朝的信件。

一般的信件用不著‘封緘’。

何為封緘?

就是為防止有人悄悄解開繩子偷窺信件,特意弄得保密措施,即在打繩結的地方糊上一種特製的封泥,再在泥面上蓋上印章,這一程式就叫‘封緘’。

這種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後,收信人要用小刀才能把封泥撬開,如果中間有人私自撬開了封泥,封泥就沒法還原了,收件人自然也就清楚中途有沒有人看過信件了。

王賁用小刀撬開封泥。

取出信件中的‘函’,仔細的看了起來。

看完。

王賁也面露凝重。

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