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秦落衡面露難色, 華阜眼中略顯不解道:“秦史子,你為何執意要讓其他人跟著勸阻?”

“田政這次是議政,有人反對就行了。”

“到時雙方爭辯。”

“自會把這事辯明白的。”

秦落衡搖頭。

說道:

“一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朝堂官員至少百人, 一人獨戰百官,這談何容易?稍微說錯一句,就可能導致前功盡棄,這豈不是要置大秦於險地?”

“再則。”

“這些人處心積慮的謀劃了這件事, 又豈會容許少數人破壞,朝堂之上必定有圍追堵截,到時稍有不慎,可能不僅說服不了始皇,還容易遭到對方群起而攻之。”

“這如何得行?”

說完。

秦落衡猶豫了一下。

現在華阜這麼幫忙,他若還不全部道出,實在過意不去。

秦落衡繼續道:“我除了把這事告知給御史,其實還告訴給了另一個朝臣,不過我並不知那位朝臣的名字。”

“只知其姓秦!”

“這位長吏答應上朝反對改田政。”

“但朝堂上僅御史和秦長吏兩人反對,還是有些不夠,因而我想讓御史出手,多找一些幫手,以便擴大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從而止住這次的改田政風波。”

“可惜......”

“我低估了長公子的影響力。”

秦落衡也是嘆惋。

聞言。

華阜倒是一愣。

秦長吏?

朝中有姓秦的大臣?

華阜下意識道:“秦史子,你說的這秦長吏是?”

秦落衡也一怔。

好奇道:

“御史不認識?”

“長吏自稱是始皇的近臣。”

“我記得長吏說過,當年始皇在邯鄲為質子時,他就是當時始皇的隨行侍從,這樣的人朝中應該很有名啊。”

秦落衡眼中有些不解。

他不認識正常。

秦朝留存到後世的史料不多,他知道的秦朝人物,也就那麼寥寥幾個,但華阜一直待在朝中, 沒道理不認識啊。

難道秦長吏身份有問題?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