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神色凝重道:

“所以你建議實行無為而治。”

“但正如你所言,土地兼併是實打實存在的。”

“這事朝堂已經知道,現在朝臣的心思,我也可以稟告給始皇,知道這麼多事情,難道就不能對他們進行反制嗎?”

秦落衡遲疑了一下。

搖頭道:

“不能。”

“現在就是在考驗雙方定力。”

“誰沉不住氣。”

“誰輸!”

“現在是那些即得利者沉不住氣,所以他們開始不斷進諫, 一旦朝廷開始做出應對,無論是什麼應對,輸的都會是朝廷。”

“為何?”嬴政不解。

秦落衡嘆道:

“長吏身居高位太久了。”

“再好的政策,都是靠人來執行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朝廷想去解決土地兼併,殊不知,地方就等著朝廷給政策。”

“無論上面給什麼政策, 大與小, 好與壞,只要不符合利益,地方就可以對政策做曲解,趁機裹挾大量無知民眾,藉此來抨擊朝堂政策,甚至有些地方還會有意逼反黔首,讓朝廷不得不退步。”

“以此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算計!”

“治大國,若烹小鮮。”

“在道家眼中,治理一個國家不宜翻來覆去,不要動輒擾民,更不要胡亂折騰, 有時候什麼都不做, 反而效果最好。”

“做的越多, 破綻越多, 錯的越多。”

“大秦一統天下只有數年光景, 朝堂對山東郡縣的控制力遠遠不足, 山東的地方官員很多還跟六國餘孽有勾結,想讓他們老實的去推行政策,基本不太現實。”

“朝堂能做的就是靜觀其變!”

嬴政漠然。

秦落衡其實沒有說錯。

朝堂對山東郡縣控制力的確不足。

不然他也不會興修直道, 多次勞師動眾的東巡、北巡了,為的不就是威懾天下,讓各地宵小不敢輕舉妄動嗎?

但......

毫無動作真的可行嗎?

嬴政心中存疑。

他沉聲道:

“按你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