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一創立公司到現在差不多兩年的時間,公司發展的太快難免有一些員工跟不上節奏,這件事沉佩佩其實和周子揚說過。

但是周子揚覺得都是小毛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畢竟他還有好多賺錢的花招,當然對付他們肯定是可以的,難免會被別人詬病,什麼卸磨殺驢,過河拆橋啥的。

所以想要清洗一下公司,並且還不能影響周子揚的聲望,魏有容動手是最合適的,畢竟她從讀書的時候就不講情面。

魏有容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周子揚依然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和魏有容打著影片電話笑著說:“那你決定好了,你說把佩佩調進基金會,只要佩佩同意,我是沒有意見的。”

魏有容見周子揚支援自己,算是滿意,兩人又簡單的聊了兩句,魏有容說瓊州那邊的天氣喜怒無常,讓周子揚多注意身體。

還說什麼孩子出生自己都沒準備什麼衣服,改天自己和佩佩逛街買一些小孩子的衣服給方晴寄過去。

周子揚呵呵的笑著說行,那我代孩子謝謝大媽。

“什麼大媽小媽的,都把我叫老了。”魏有容無奈的給了周子揚一個白眼,周子揚則跟著笑了笑。

這個時候響起了開門的聲音,是方晴進來了,周子揚就說:“那我先不和你聊了。”

“嗯,”兩人掛了電話。

周子揚和魏有容的關係沒有瞞著方晴,經常和魏有容打電話周子揚也解釋過,說是工作需要,方晴就算心裡有怨言,表面也不會說什麼的。

現在見周子揚和魏有容打電話,便走過去趴在周子揚的肩膀上問:“聊什麼呢?”

周子揚把方晴拉到自己的懷裡笑著說:“公司的事情,先前創業的時候,不是招了一批員工麼,現在公司發展的太快,那一批員工有點跟不上節奏,有容就想著找個由頭開了吧。”

方晴聽了這話,問:“就是在咖啡店那批人?”

周子揚點頭,百草園初創的時候,方晴也在裡面幫忙的,對那些最初的幾個員工也除夕,她記得很清楚,當時大家基本上每天都加班都很晚的時候,然後有時候連飯都沒時間吃,基本上是吃幾口泡麵就對付了過去。

當時方晴還給周子揚做過飯,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方晴真的對周子揚有感覺,她感覺當時的周子揚特別帥,工作的時候很認真。

現在聽說魏有容要去開除他們,說真的方晴有些不理解,他們再怎麼也是跟著周子揚一起起來的,可以說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百草園。

可以慢慢的疏遠,但是開除有些太過分了吧?

方晴坐在周子揚的腿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周子揚聽了這話輕笑一聲,讓方晴站起來,說自己一直坐著腿都麻了,起來活動一下筋骨,說著走到落地窗前。

看著窗外茵茵的草地,以及遠處隨風搖曳的椰子樹,遠處的海洋又掀起了浪花,烏雲正密集的往城市前進。

瓊州這個地方,環境好是真的,天氣喜怒無常卻也是真的。

周子揚望著那即將接近的暴風雨,笑著說:“其實有容這麼做是為我好,”

方晴盯著背對著自己的周子揚,在這一刻方晴感覺自己似乎一點都不理解周子揚,卻見周子揚轉過頭笑著說:“公司早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創業型公司,他們這些人的確為了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接下來公司要面對的是更艱辛困難的挑戰,讓他們提前離開,未必是一件壞事。”

方晴坐在椅子上看著在那邊嘴角帶笑的周子揚,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低著頭,方晴記得兩年前周子揚在咖啡店和那批人演講的時候。

周子揚說過,有自己一口飯吃,就一定會給他們一口吃的。

而現在,周子揚的表現似乎有些絕情。

周子揚走到方晴的面前,讓方晴抬起頭笑著說:“而且有容這樣做,我也可以多陪你幾個月,這樣不好麼?”

接下來公司必定會有一番腥風血雨的變動,魏有容是打算把這一攤子的事情全部攬下來,而周子揚也很默契,可以找一個藉口,比如說在瓊州旅遊,又或者說在涼山做公益活動,總而言之這兩到三個月,周子揚是不會回公司的。

他就這麼在瓊州,抱抱方晴,逗逗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十二月開始,原本勢頭很勐的百草園,在發展方面突然變得滯後,口袋精靈在賣給淘米公司以後,公司就沒有再出新的產品。

據說是因為公司總裁周子揚在去涼山的時候,有感於涼山孩子讀書困難的問題,醉心於公益事業。

還有專門的媒體去採訪過周子揚,在鏡頭前,周子揚很認真的說,百草園創立之始就是為了幫助貧困學生,而涼山孩子讀書的問題一直是一個大難題。

“在來涼山之前,我從沒有考慮過這些孩子讀書這麼困難,而在來了以後,我才發現,有這麼一批人,就連讀書也是一種奢望。”

站在鏡頭前的周子揚和大家講述了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比如說相隔十幾裡的小山村,一個七歲大的孩子為了讀書,早點四點就要起來割豬草餵豬,然後七點鐘走十幾裡的山路,還有走那種索道橋,就為了去十幾裡外的小學讀書。

周子揚覺得自己如果沒看到可以不管,但是看到了就一定要盡一份微薄之力,比如說捐錢捐物資,蓋學校。

在這份採訪上,周子揚特地說了一下最美校長張桂梅,周子揚覺得身形瘦弱的張貴梅校長是真的可以稱得上先生兩個字。

在這份採訪中,周子揚本來想把主角給張桂梅,但是此時的張桂梅名氣並不大,所以媒體更希望把這個有為青年周子揚大肆的報道宣傳,少年成名,但是不居功,不自滿,身價上億但是穿著樸素,沒有迷戀大城市的紙醉金迷。

反而醉心山區支教,每天都有一輛又一輛的大卡車印著百草園的lo把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進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