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日島計劃(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成豪瞪起眼睛:“大佬,我們還需要向日島進口海鮮?你要是喜歡,荃灣的三頭鮑,吃到你肚飽。”
至於代理汽車品牌有多賺錢,看屯門堂口代理的美國車企就知道,一年能賺上千萬,每年的銷量都在漲。
傻仔都看出內地汽車市場的強大,作為亞洲汽車領域的老牌國家,日產汽車也非常受歡迎。
到內地主打家用、代步、肉眼可見的賺錢。
張國賓卻解釋道:“當然不是他們出口,我們進口,是我們出口,他們進口,香江的海鮮自給自足,再出口部分都有富餘。”
“日島人口卻是香江的二十多倍,足足一億多人窩在四個群島裡,海鮮、肉類、蔬菜、水果、糧食。”
“大量依賴進口。”
作為一個標準的工業國家,日島是吃到工業時代紅利的,可作為缺乏物質基礎,生態環境的小國。
工業紅利,取代不了民生行業,就導致日島什麼都缺,一個西瓜賣到比國內貴十幾倍,葡萄都能吃成奢侈品。
國內卻能運用龐大的農業體系,將民生價格一步步打下來。
這就是發達國家粉碎機。
做空世界產品!
其實海鮮都算是日島便宜的產品,可大量食品店還是切片賣,精緻背後透露的是貧瘠,真正大國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肚腩、水桶圈裡藏著的是國力!
國強!
肚肥!
張國賓將雪茄放在菸灰缸邊沿,輕輕旋轉一圈,細緻的落掉菸灰,沉聲道:“我昨天已經派人前往內地江浙、閩粵地區,聯合基層政府談養殖專案,希望能夠成功讓漁民轉型養殖鰻魚、金槍魚、三文魚等食材。”
“可以在日島引進品種、技術、再在國內大批養殖,以比日島本土低廉的價格打進日島市場。”
“這樣我們的出口公司能夠賺一筆,內地養殖戶的收入也更高,總比養海帶、蛤蜊、紫菜更有利潤。”
李成豪豎起大拇指:“厲害!”
“大佬,給日島人賣海鮮,虧你想的出來,真厲害。”
《生意經》不是一個複雜的東西,賺錢的原理就是產品、銷售、價格、怎麼實際運用卻是一門學問。
內地。
梅豔芳“壞女孩”世界巡演,三場連唱結束,三個萬人空巷的夜晚,成為一代市民的年代記憶。
在深城休息兩天後,巡演團隊搭飛機前往東京準備演唱會,深城文化領導不僅親自送梅小姐上飛機,還向記者喊話,歡迎更多的港臺歌手前來深城開演唱會。
更多城市看到演唱會經濟的收益,紛紛開始改建體育館,爭取成為80年代末的“演唱會城市”。
和義青在順利接手臺南幫地盤以後,進入一個飛速擴張期,一個月時間內幫會成員翻了三倍。
這些和義青兄弟清一色的福青人,沒有一個人是外招人員,統統是幫會兄弟打電話回老家拉來的親戚。
老家親戚一聽說同鄉在東京站穩腳跟,有酒吧、有飯店,有地盤,有錢賺,毫不猶豫就湊了幾千塊偷渡出來。
八閩兄弟出門闖蕩就是這樣,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個喊一個,喊到一個算一個,甚至有的村子,整村青年一起包船出去。
有人船費不夠,村支書還掏出家底支援,畢竟,和義青一萬一萬的“援鄉費”匯款回來,老家兄弟們拿了手軟,眼紅,等不及啊!
如果說臺南幫是一個紮根東京多年的大樹,和義青就只是一個剛剛落地的樹苗,將來能長成怎麼樣的參天大樹,尚還不得而知。
北美。
大公堂。
黑柴坐在一間雅室裡泡茶,身前坐著飛麟、火牛、胡先生三人,胡先生穿著一身棕色長衫,舉起茶杯嗅了嗅,提出一個建議:“柴哥,萬會長的意思是,能不能讓張總裁來舊金山辦公。”
“每個季度一個月,更方便對大公堂的管理,也不會對和義海失職,畢竟,和義海已經是一個走上正軌的大社團。”
黑柴春風拂面,心底卻暗叫糟糕:“絕不能現在跟阿賓提這件事情,否則阿賓還以為是我要求的,三年之後食言怎麼辦?”
“現在必須幫阿賓頂住壓力,實現我的承諾,不然,我食言他就有食言的機會了。”
“呵呵呵。”黑柴笑著拾起茶杯,抵唇淺飲一口,正在思量怎麼應對的時候,蘇爺手持一份電報,腳步匆匆,穿過長廊,朗聲說道:“秉山主,東南亞和義總會有電報!”
黑柴眉頭一挑,隔著老遠就喊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