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豪神情雀躍,歡天喜地的起身告辭。

忙著給女友通訊息。

張國賓倒覺得本次巡演算不上什麼大事,操作得好,公司賬目不說賺很多,平賬、微利OK的。

梅雁芳的名氣也將再抬一個高度,香江的女兒開始登上世界舞臺……

一個月內,新界鄉間八大姓,三十幾個小姓,近四十萬人完成族譜的登記。當然,在宗族上層達成統一意見後,下層小輩們近乎沒有反對的餘地,四十萬人登入族譜根本不需要幹什麼,很多在中環、九龍打工的年輕人,連新界都沒有回一趟,就被宗族長輩代為同意。

八大宗族同時達成新公約,嫁入新界的女仔之女,將獲得新樓權,嫁出新界之女仔,可以帶走樓權,但不得帶走家財。

除非是長輩父兄同意,出於疼愛贈予之嫁妝,否則天生樓權就是女仔們唯一能帶走的東西。

重修族譜,主要是釐清關係,寫上名字,前前後後,數百人忙了一個多月才搞定。

新界議員、太平紳士、各村鄉賢來到祠堂參觀新族譜。

政務司方面受到極大壓力,讓新界女性獲得樓權的聲音,甚囂塵上。

檔案正式擺上港督桌面。

“卓司長,新界女性想要享受《小型屋宇政策》,民間輿論鼓譟的很厲害,議會方面到底是什麼意見?”

港督說道。

政務司卓晉餘鞠躬點頭:“sir,自1970年《小型屋宇政策》實施以來,70年前父系源自新界的男性鄉民所建丁屋已達七萬餘間,剩餘待建、待審批的丁權達十二萬個。”

“光是七萬餘間丁屋就侵佔鄉間高達20公頃的土地,考慮到剩餘的十二萬個丁權,若再加讓女性擁有樓權。”

“新界可用之土地將完全淪為新界居民之地,政府在新界前後的投資將全部打水漂,且,未來開發新界時再無可用之土地。”

“除非採用填海造陸的方式,開發成本高昂……”

政府也是要考慮收益的。

之前不開發新界就是忌憚新界華人勢力,害怕投資餵飽新界鄉民,讓新界鄉民更有力氣反抗港府。

但九龍區土地已經快要不夠用,未來開發新界是一件遲早的事,如果新界適合居住的土地全在鄉間手上。

這豈不是新界版打土豪,分田地?

港府就是那個土豪!

未來,香江也不允許挖山蓋樓,違背環保條例,否則就會觸碰香江大地產商之利益,繼而觸發銀行業、金融業連鎖反擊。

唯有填海造陸。

港督不得不感嘆:“從67年英軍沒有打進新界開始,新界就不再是港英政府的新界,新界鄉民的要求很激進,但是我們能夠應對的措施很有限。”

“先前政務司採取的辦法就是拖,一個拖字訣,把丁權拖著不辦,替港英政府節省新界土地。”

拖能拖多久?

這在正統政府手中不見得好用,但偏偏在港英政府手中用處不小。

因為,港英政府97年就將撤離,在97年前拖住,加緊開發新界,把土地賣了,撈一筆攜款跑路。

根據《聯合宣告》,新政府將承認先前一切法律不變,《小型屋宇政策》繼續實施。

丁權繼續存在。

大量堆積到97後的丁權,就將成為新政府接手的債務,乃至一枚定時炸彈,歷史上,英政府也是如此做的。

00年代新界就為丁權之事發生過抗議,導致政府想要頒佈的《新小型屋宇政策》擱置,繼續沿用《小型屋宇政策》。

久而久之,丁權成為一道疤痕,掛在身上,人人都看得見,卻碰不得,會疼。

“現在有人不讓我們拖了。”港督出聲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