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英特爾,三星的科技工業巨頭。

全都是自主生產晶片,生產圓晶管。

這會造成各家電子產品的封裝模式不同,沒有統一的標準,繼而造成產能受限,晶片生產緩慢等……

臺積電的圓晶代工廠,其實就是做一個標準零件,供給各個產商使用,節省產商的工業成本。

直接採買,要比維護一條科研、生產線來得省錢,標準零件也能促進晶片行業發展,就像統一的手機充電介面一樣,一切都“標準”帶來的便捷。

對。

說白了,聲名遠播,市值萬億的臺積電,最早就是家代工廠,只不過代工的行業比較高精尖。

後來,9020年代連續不斷的電子工業大潮,更把臺積電推上一個高度。

加上臺積電的先發優勢,產品越做越精密,直到21年都已量產3奈米的晶片。

科技行業是一個需要科研、時間、經費,不斷沉澱的行業。

同一個賽道上越早上車的企業越具優勢。

張國賓看重的就是臺積電先發優勢。

張忠謀天才歸天才。

這個世界上天才還少嗎?

“可惜,最早答應支援仲謀創業的一位行政官員,在去年落馬,新上位的官員有新專案,縮減了對臺積電的投資。”

“本來臺府將投資800萬美金,提供為期五年的政策扶持,減免水電、租金,持有百分之三十一的股權。”

“美資背景的企業投資500萬美金,持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仲謀兄個人投資300萬美金,創辦管理企業,僅擁有百分之四十四的股權。”

“但由於臺府縮減投資金額,仲謀兄不得不拿出百分之十五的股權進行私募。”

張國賓問了一嘴:“臺府縮減多少投資金?”

“縮減至500萬美金,但政策扶持依舊有,不過持股份額不變。”王詠慶苦笑一聲:“我的南亞電路板公司也算是科技行業,加上跟仲謀兄的關係不錯。”

“我就有了第一批參與私募的資格。”

果然,在各地做高新科技行業,都逃不開官面上的影響。

畢竟是一塊大肥肉,你有能力,但別人有市場,有鐵拳,你想要賺錢還是得割肉。

張國賓點點頭:“王老闆,你能夠認籌多少股權?”

“百分之五!”王詠慶出聲講道:“這次私募計劃一個人最多能認籌百分之五的股權,每百分之一的股權為70萬美金。”

這個價格不可謂不高。

不過,天使輪是算臺府、美資共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