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哥面露驚慌:"賓哥,香江房價又漲了,分不起啊!"

張國賓笑的輕鬆寫意:"阿耀,別慌,房價漲,公司收入也漲嘛,而且辦大事切忌急躁,我不會想著一步到位."

分房是大事嗎?是!一套房子落在一個人的頭上,那是一座山!

87年的內地百姓或許還毫無所覺,但87年的香江市民早已體驗過樓市\置業的水生火熱.

阿耀鬆了口氣:"賓哥,您講."作為掌數大爺.他本能的摳.

對於張國賓而言,一大筆黑金卻還是燙手山芋,花出去才是王道,留在社團裡很容易滋長兄弟的野心.

再者,時局不同,三年後,他將卸任和義海坐館大位.下一屆坐館願不願意分房?難講!

就算兄弟們齊心協力,戮力同心,也不要拿錢考驗人性,免得徒造殺孽,所以,三年內讓兄弟們買得起房.

成為一個大目標.

每年把公司賬目花完,將成為一件慣例,剩部分流動資金即可,限定在黑金範圍內,就不怕資金流斷裂.

因為,正行商業才要考慮資金鍊,撈偏門拳頭說的算,清一色輕資產行業,留幾千萬足夠花.

歷代坐館退位都要把公司賬目撈個乾淨,太子賓就有樣學樣,江湖規矩,沒人敢二話,何況,他自己腰包太滿,塞不下,是給義海全部兄弟開銷.

他抬手接過一支雪茄,緩緩說道:"我打算把分房分成三步走,首先,向兄弟們提供內地\香江\海外的購房福利,其中,內地以公司樓盤為主,按樓面價直接供給社團兄弟,想在內地購房的直接買進即可."

"樓面價房僅限一套,但不限面積."

"其次,香江採用集資房策略,在未來兩年內,公司將在港島,九龍,新界三大區拍下幾幅地塊,讓兄弟們集資蓋樓,地價由公司一力承擔,參與的兄弟們只要集資工程款即可,房型分成800呎兩室一廳,1000呎三室兩廳,1500呎四室兩廳."

"最後,希望在濠江\臺島\北美\及其它國家購買房屋的兄弟,社團將統一提供一萬港幣的匯票支援."

三個計劃,每個計劃都是以上億港幣作投入的計劃,一年只能啟動一個,按照目前的收入還會有缺口.

但張國賓一句話就節省了一大筆錢:"名下在世界範圍內有房的社團會員及三年內有房產交易時的社團會員."

"皆不享受和義海《安居樂業計劃》."

他把福利計劃定名為《安居樂業計劃》,不是要跟港府的《居者其有其屋》一較高下,而是希望社團兄弟真的能安居樂業.

畢竟,高下已經很明顯了.

耀哥的臉色發黑,陰沉得滴水,出聲諫言:"龍頭,公司有七萬兄弟,個個都享受該計劃,公司明年就要破產."

地主,馬王,美姐等人都面色微妙,心底多少有點抗拒,人人都希望自己過上好日子,卻不見得希望別人過上好日子.

何況是底下被呼來喝去的馬仔呢?

江湖大佬,考慮心腹手足者多,考慮街頭泊車,夜店馬伕者少,馬伕,一輩子就是馬伕.

真如坐館大佬所言,他們當堂口大底的,豈不是在給社團兄弟打工?說來好笑,給大佬打工沒話講,給兄弟打工很不爽.

這就是人性.

張國賓在一班大底們眼裡,竟然看見階級優越的底色,彷彿同將來阻止港府填海,哄抬地價,希望繼續推高房價的地產商相同.

歷史,果是一個輪迴.

唯一幸運的是,大底們還是一代起家居多,沒有真正形成一個內部階級.

他憑藉對社團的強勢掌控力,依舊還能把決定推行下去,否則再過一代人的時間,他就是要跟階級開炮了.

或者說,他這個階級的領頭人,在做一件背叛階級的事,那時必將被階級拋棄.

"第一年,只開放內地選房計劃,這個計劃公司其實不會損失多少錢,大約是兩千萬港幣的工程費用,畢竟,內地物料\工人都便宜,地價也不貴,樓面價裡就包含地價了."

樓面價為物料,工程,地價等成本的每平方均價,照樓面價內售需要付出宣傳,人工,稅費等成本.

"同時,公司再用第一年的時間完成成本預算,會員集資,蓋起第一棟義海樓,公司在灣仔有塊小地,就用那塊作樣品,交付完畢在進行大規模集資,第二年大規模開工,第三年交房."

香江地產業很發達,有充足資金鍊,一年多的時間,足夠造出符合安全標準的好樓.

"至於第三個方案是現金補貼,先給兄弟們作登記,每個月按順序發放,三年內排期發完."

張國賓彈彈菸灰,有條不紊的說道.地主,美姐,耀哥臉色還是很緊張.

首先,和義海七萬多兄弟,有房產,有交易史,經過多年發展,起碼有一到兩萬人.

這就是排除了各堂口,各種生意的中高層,把政策下放到最需要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