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tvb的優勢,亞視的劣勢。

張國賓目光如炬,心中明白。

他在與各位部門負責人飲酒一餐之後,一人送上一封大紅包,熱情的將眾人送走,許多開車來的自行回屋,無車的專車送到門口,體恤下屬的功夫非常到位。

黎大偉留在大老闆身邊。

“張生。”

“他們好像非常怕你。”

張國賓不以為意,輕笑回首:“你當初不也驚我?”

“沒事啦,大家都是為搵水養家餬口。”

“共事幾年就ok了。”

……

“好像張先生左手沒有青龍,右手也無白虎,脖子上沒有紋過江龍,背上沒有關公,沒他們穿的那麼邪乎啊?”

“紅包挺大!”

“完蛋,將來不能做假賬,據說邱老闆……”

一行高管乘車回家,摸著手頭紅包,心情總歸是愉悅的。

他們經過跟大老闆的一頓夜宵食下來,大致也對大老闆有個初步認識,最關鍵,透過大老闆的決策,隱約能知道大老闆並非是個胡亂操刀的人。

亞視可以穩健執行。

……

“這部《陀槍師姐》就作為我入主亞視的第一炮。”

“好好拍。”

張國賓坐在平治車內,送黎大偉回屋,順手將一本遞給他,兩人交換著對電視臺的經營意見。

“這部劇本我已經看過,寫的很有意思,一定會大受歡迎。”黎大偉並非對張先生盲目自信,而是仔細看完劇本,出於對市場的分析回答。

電視臺經營就是如此,先造一檔當紅連續劇,把連續劇的收視率提上去,其它節目自然水漲船高。

“另外,亞視本身有計劃在今年開辦藝人培訓班,不過由於亞視經費不足,先期籌備結束後暫停,就這樣暫停太過可惜了。”

“你讓藝人部的人正式開始宣傳,我會打一筆數支援亞視。”

“張先生,這是一個好訊息,整個亞視都會支援你。”開辦藝人培訓班前期都是賠錢的,但是後期培養出藝人就是一大筆資產,先前亞視有這個計劃自然不能停止,若有自己的藝人培訓班,亞視也無法跟tvb繼續打下去,歷史在亞視就在83年開辦第一屆藝員訓練班,當年畢業的藝人就有黃湫生、何家進、葉玉屏、麥翠閒等人。

“我總不能把亞視辦的越辦越差,過幾年再賣掉吧?”張國賓打趣道。

“我相信亞視一定會越辦越好。”黎大偉信心滿滿。

“電視臺是宣傳口,我拿到亞視不容易,如果換作永盛那些公司控股,恐怕月月都有差人來查,電視臺也很難續約,這一年有差人來好好招待吧,熬過這一年什麼都好說,不過就算頂住壓力今年亞視也不能報黑中言論,一切輿論新聞持客觀態度,理性評論,這方面有什麼問題,我第一個拿你問罪。”

這也是張國賓派出黎大偉作心腹入亞視的一大原因。

之前整個亞視都是親英氛圍,很多新聞踩過界,現在換老闆自然要換風格,若立場站不穩,就算眼下打過tvb,過幾年一樣要倒閉,tvb能夠混得風生水起,深層次原因就是站好隊了。

邵先生一棟一棟教學樓可不是白蓋,張國賓在內地開工廠投資賺的也不止鈔票。

“這點我明白,一定履行好職責。”黎大偉鄭重點頭。

這是大老闆三令五申的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