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張老闆的商業版圖與野望(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香江地產行業蓬勃發展,形成“炒樓”的風潮。
炒樓風最熱時,炒家索性整幢大廈,整座酒店的炒賣,中環、灣仔、尖東等各繁華商業區都頻頻傳出整幢商業大廈以高價易手的訊息,其中金鐘的金門大廈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間3次轉手,售價從7.15億元增加到16.8億元,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內升幅高達135%。
中環聯邦、國際兩幢大廈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間兩次轉手,售價從10.89億元升至22.35億元,短短半年間升幅逾1倍。
張國賓以往在寫地方政府樓市報告的時候,沒少研究香江,日島80年代,90年的樓市走向,經濟變化,一句話概括“觀史知今,知古鑑明”,這兩個地方的樓市,經濟,人口走向,都對他的工作很有幫助。
所以,他知道現在香江真是樓市火爆的時候,但已經到達80年代頂點,即將在82年初進入一個樓市低潮期,屆時香江樓市將迎來大跌,不知多少炒家樓跳,多少房企倒閉。
樓市作為香江的標誌性產業,到香江點解能不炒樓?
張國賓在來到香江的第一天,腦子裡就沒忘記過樓市,只不過,恰好他來的時候,正是樓市火爆的年份,利用這兩個年份做足資金積累,方好在低谷期進行一波“商業收購”,“資產傾吞”,坐在椅子上,操控資產,翻倍賺錢。
有道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樓市火爆的最後一年,其實有些房企已經嗅到味道,發現新開發的樓盤賣不動,進入橫盤陰跌,大宗地產的來回轉手,本身也是一種虛假繁榮,藉此烘托樓市作用,騙不知情的中產入盤,實際上新界許多工地已經停工,過年拍長紅好大氣的地主哥,今年上半年就沒那麼好撈,轉而開始打政府工程的注意。
許多裝修公司,施工隊,亦陷入生意低潮。
張國賓若是趁著低潮前夕先收購施工隊,等到樓市開始暴跌,再收購房企,接手地塊,便能在82年至97年的漲幅當中,完成千億資產的大邁步,躋身香江富豪行列,實現洗白上岸的野望,真正有話事香江的資格。
翻新花園街,通菜街可能是政府救市的一個訊號,更是張國賓介入地產行業的最佳契機。
“賓哥。”
“你要自己組裝修公司呀?”
大波豪驚訝道:“這可是在跟地主哥搶食。”
“阿豪,你的觀念不對,我們是做正行生意,只有競爭,沒有搶食。”張國賓糾正道:“這個世界優勝劣汰,他混不下去,關我乜事?”
何況,地主哥在建築行業搵水多年,只包工地,塗牆灰,又不炒樓,拍地,哪有這麼容易倒。
“這倒是。”大波豪頷首道:“如果地主哥不服,我幫你上拳擂,打到他服氣呀!”
“呵呵。”張國賓抽著煙笑道:“你放出風聲去,就說我想要收購開一家裝修公司還債,在濠江欠下一屁股債,有興趣的可以來找我談價錢。”
“我還要送馬欄的小姐去紐西蘭治病,手頭很緊的呀。”
“得努力打工。”
當大佬好難。
“知道了,賓哥。”大波豪猶豫著道:“這兩年工程隊好賺錢的,如果收購不到怎麼辦?”
“阿豪,這你就不懂了,工程隊要養人,接不到生意,點解有錢發薪水?”張國賓兩手一攤,自信的道:“有人送上門,你就給我狠狠的壓價!”
“知道了,賓哥。”
……
“武哥,前兩個月,新界三個樓盤全部停工,工程隊接不到生意,底下工人都鬧著要離職,點辦呀?”號碼幫紅棍賴皮候穿著膠底解放鞋,上身是一件掛滿油漆的夾克,下身是一條落滿白條的工褲,表情鬱悶的找到號碼幫坐館武兆楠。
武兆楠這段時間的“長輝電影公司”在越南,臺島剛賣出好幾部爛片,一下搵水上千萬,小日子過的風生水起,見到賴皮候訴苦的樣子,甩甩手:“怕乜!”
“大佬養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