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熱熱鬧鬧大壽宴,鬼靈精怪跑陰間(第2/4頁)
章節報錯
賀禮自然也都是交給嶗山弟子,這裡卻沒有什麼照著禮單唱名的規矩,不管送什麼,嶗山的弟子都是一視同仁,收到一邊。
諸葛月、瓊英和金山寺的師徒,被安排到了同一桌上。坐在這一桌的還有幾個來自崑崙派的煉氣士,其中的長輩叫做歲寒道長,與靈佑禪師似乎早有交情,也跟諸葛月熟識。
瓊英光是聽他們閒聊,就發現了一些問題。這個世界的修行者,也分煉氣士與散仙,散仙境界本該可以長壽,卻有九死之說。
意思是指,即便修煉到了散仙的境界,體內也有衰朽之氣,普通人和初入散仙者,活到百歲,就都會經歷一次死劫。
普通人自然是就此喪命,化為鬼物,散仙的軀體也會枯竭,神魂也會轉陰,倘若不想淪為陰邪鬼怪,就要竭盡所能,施咒、佈陣、煉丹、用器,運轉法力,使自己還陽。
就算度過了第一次死劫,之後每隔三十三年,形神內衰朽之氣驟然濃郁,也會再有死劫降臨。
傳說,曾有度過八次死劫的散仙高人推測,假如能度過第九次死劫,就可以徹底對抗天地間的衰朽之意,保自己長生不死。
但是那位高人自己都沒過得去,所以自古萬年以來,世間都沒有真正可以不被死劫困擾的長生之人。
瓊英打聽了靈佑禪師、歲寒道長等人的修為,估量了一下這個世界所說的散仙境界。
能扛到第五次死劫的散仙,基本上就已經等同於水滸世界寶骨的境界,也就是邁入大頭領所說的五星級。
這種級別的人物,若是在一個正常的環境裡,怎麼可能才活幾百年,就陷入形神衰朽的狀態?
要知道,就算是水滸世界的金石之道,那麼大的弊端,那幫人飛天的飛天,沉埋的沉埋,卻也只是一種另類的修養方式而已,並沒有真的陷入衰朽狀態。
趙匡胤那種中了劇毒飛天的,飄在天上一百多年,只要有機會被喚醒,照樣能爆發出驚人的實力。
這個世界的九死之劫,甚至每一次爆發之間,還有固定的時限,怎麼聽都很奇怪。
而且還有更奇怪的。那些修為遠不如散仙高人的厲鬼、妖怪,輕輕鬆鬆就能活個幾百年,只要別在修煉的時候走火入魔、別被人砍死,基本可以說什麼劫難都沒有。
瓊英正琢磨著這些訊息,有心繼續深問的時候,那邊嶗山派大殿裡面,傳來一陣三清鈴響。
法樂悠揚,道音玲瓏。嶗山派的掌教真人,從殿內踏出,藍袍白髮,步履穩健。
知道了此界修行者的狀況之後,瓊英對嶗山派在這個世界的地位,有了更深的瞭解。
別的不談,光是一個扛過了七次衰死之災,能給自己辦三百歲大壽的掌教真人,就是實力的象徵。
瓊英估摸了一下,這位掌教的根基,恐怕比自己還要略勝一籌,已經近乎於五星級的巔峰了。
‘但比武叔叔還是稍遜一分,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什麼厲害法寶,修煉仙道的,法寶、法陣的手段,往往會有不小的加成……’嶗山掌教出來之後,便宣佈壽宴可以開始了,隨即手中拂塵向天一揮。
霎時間,瓊英產生一種物換星移,天昏地暗的感受。她稍一晃神,勐然警覺,卻發現自己依舊坐在宴席之上,周圍的景物也沒有什麼變化,大家還各自安坐。
不對!雖然嶗山主峰上的一切,確實沒有什麼變化,賓客都還在,建築物也都是那副模樣。
但是如果往遠處看,嶗山其他山峰上的佈置,跟之前顯然有了些差異,穿著嶗山弟子服飾在各處值守的人,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體型壯碩,個個近乎丈餘高的金甲力士。
倘若視線放得更遠一些,超出嶗山的邊界,就可以看到,嶗山群峰之外的地形,也明顯跟來的時候不一樣了。
沒有了魯王的城池,取而代之的,是諸多規模較小的城鎮,但總人數,可能比魯王的封地還要多出很多。
這裡的天空非常昏暗,沒有一絲光彩,地面、山岩,也都是暗沉沉的。
“英姐姐之前不曾參與過這些名山大宴麼。”諸葛月輕輕扯了扯瓊英的衣袖,小聲說道,
“不必如此緊張,只是名門大宴的慣例。”
“剛才是嶗山掌教,動用山門大陣,給我們換了個地方,這裡已經不是在陽間的嶗山,而是在陰間的嶗山。”瓊英有些驚訝:“陰間?”
“不錯,陰間、陽間的地貌,有極大的差異,但也有一些特殊地點,影響力貫穿陰陽兩界,使得區域性區域的地形極其相似。”諸葛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