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許多人修煉有成後,不辭辛勞,願意常駐人間,隨緣向界海傳法,並治理生民,其中功德最深,最有成效者,便被奉為人間的人族共主。

目前的人族共主,就是一個飛昇者,曾經到唐堯聖地進修。

上古劫後,唐堯聖地累計已經出了九個人族共主。

所以,現在掌控這座首陽山的人族共主,又有一個稱號,叫做“九代唐堯”。

九代唐堯跟關洛陽聊天的同時,首陽山在空中略微一震,發出一聲玄音,掃遍整個人間。

很快,人間各處就有一道道靈光,突破虛空而來,沒入那個洞窟之內。

人族遍佈人間各處,當然不是隻搬走一個南瞻部洲就了事。

九代唐堯這一聲玄音,叩問人間。

但凡人間生靈,若無他處可得庇護,又有人性者,都會受到玄音牽引,化為靈光而來,被收容到洞窟之內。

關洛陽隨意一眼看去,就知道那些靈光之中,也有許多從血脈上來講不是人的生物。

“原來首陽山所認可的人性,是指生而有欲,欲外有情,情外有理?”

“無論出身如何,生而有欲,情理共存,便是人。”

九代唐堯說道,“這並非只是首陽山的判定之法,自久遠劫來,無論天庭地府,諸天神佛,都要依此論斷。”

關洛陽輕輕點頭,說道:“可惜要庇護人間生靈容易,要守住萬界生靈,卻大不易,這場大劫之中,不知道太清赤明的人族,是不是已經有一個明確的態度?”

“交淺言深是大忌,道友這話問得急躁了。”

九代唐堯淡然道,“人族如何,非我一人所能論定,但至少我們八大前古聖地,將以自保為主,不去主動掀戰,但也不會輕易屈附於他人。”

大劫之中先求自保,是很正常的思維。

但同樣是求自保,手段也是大有不同的。

地府那邊的十殿閻王,除了三個叛徒之外,其他人所想的自保方式,就是緊密抱團、固守於地府而已。

結果就是外賊潛入、內外勾結,險些把地府給翻了個底朝天。

依關洛陽來說,對七殿閻王的這種做法,只能說是不置可否。

他們也沒準備害誰,但是手段上未免太保守了一點,必然落於被動,很難達成他們自己預期的目標。

而這個九代唐堯口中的自保,就頗有些值得琢磨的地方。

“不去主動掀戰”,真正心態保守的人,根本不會說出這種話來。

看來人族的八大聖地還是懂得,要先有不懼一戰的態度,才能真正儘可能的避免戰爭。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位九代唐堯,對關洛陽的戒備也太深了。

即使展露了伏羲畫影的因果,他也完全沒有半點真正付出信任的意思。

這種態度雖然不算錯,但好像顯得這位九代唐堯的心智不夠堅韌,有點過於緊張的感覺。

關洛陽並不認為,在人間這種環境下,自己一個投影,就能讓一個掌控至寶的帝君,產生這麼大的壓力。

除非是,他本身還揹負著某種不為人知的重擔……

真空天魔,天尊境界,心靈之敏銳,幾乎可以說是時時刻刻在把玩諸天萬界的天機。

即使大劫之中,天機混亂,關洛陽的心境,也能自然而然地觸發一些更接近真相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