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千乘國內石鼓響(第1/5頁)
章節報錯
南疆大陸的大草原,一望無垠,山脈綿延,曠野皆綠。
數以萬計的野獸族群在這片草原上活動,但也有很多的城池建立在其中。
所謂千乘國,其實就是禹宮山脈旁邊不遠處的一座大城,已經有了近千年的歷史。
當年建立城池的人就在城市周圍遍植樹木,開鑿湖泊,引導水流,多年下來,這城池周圍就形成一片森林,鳥語花香,百草芬芳。
但是今日,整個千乘國,都籠罩在一股混亂的氣息之中,如煙如瘴,讓人看不清城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像是地磁紊亂,又像是本該非常精妙的諸多法力神通,意外崩潰、錯亂後,散發出來的氣機亂流。
千乘這個詞,有三種含義,一來代表兵車極多,二來是用來代指諸侯國,所謂諸侯國中,大國萬乘,小國千乘。
三來,則是地名。
傳說在春秋時期,齊景公有馬千駟,田於青丘,故將青丘改名為“千乘”。
所謂千乘就是青丘,源遠流長,有著無數與這個地方相關的美麗傳說。
然而,與齊景公有關的那個千乘,實際上是在中土大陸的齊魯大地。
之所以南疆也有這樣的地名,是因為當年眾仙出海之後,在這些荒無人煙的地方建立城池,遷移了很多百姓。
為了讓他們能對這陌生之地有幾分熟悉,也為不讓他們忘本,於是,就引經據典,牽強附會,從一些古老的傳說中摘出詞句,賦予這些荒蕪之地。
南疆、東荒都是這樣,甚至還不止侷限於地名。
比如南疆大陸,本來有一些土人部落,見到眾仙建造的城市之後,以為神蹟,前來歸附,就有修行者翻閱古書,從山海經裡拿出一段記載。
說山海經的海外南經之中,提到厭火國,其國人,全身長有黑毛,形貌如同猿猴,居住的地方熱浪滾滾,跟南疆大陸的這些部落剛好相似。
因而就把這些人,稱之為厭火國人。
那個時候來到海外南疆的佛門修行者,大多都喜歡招收厭火國人為門人弟子,教他們練成護法力士,追隨高僧出行,頗顯氣派。
千年之中,厭火國人早已歸化,再也分辨不出土人模樣,使用中土流傳過來的文字禮儀,但依舊對佛門最為尊崇。
此刻,千乘國的東四大街上,正有一個據說自己家有厭火國血脈的力士,奮不顧身,舞動鐵棍,擊退一群烏鴉,把被烏鴉圍困的年輕僧人,拖回院中。
這院子廣闊,建築頗多,小橋流水,假山竹林,一派悠然閒適的氣度。
院外還掛著一塊匾額,上書“石鼓書院”四字。
說來也怪,那些眼放紅光,利爪如鐵的烏鴉,並不敢真正進入那座書院,即使成群結隊的在周圍盤旋,也不曾越過高牆分毫。
書院內各處已經擠滿了人,只有前院還有一點空地,盤坐著一些氣勢不俗的道士、儒生、僧人。
其中一個老僧左手捂嘴,連連咳嗽,右手卻彈出一道金光,落在那個滿身血跡的年輕僧人身上。
年輕僧人的心跳頓時又穩定起來,昏昏睡去。
“此僧並非我寶日王寺的門人,不過能多救一個,也是好事。”
老僧對鐵棍力士說道,“阿巴,你也休息一番吧。”
阿巴喘了口氣,說道:“長老,僧人是寶,每救一個僧人的功德,都勝過救七個俗人,我再去多救幾個僧人回來,功德越多,來世生活越美好啊。”
這話一出,周圍就有幾個人眼神微妙,倒也不見怪那力士,只是頻頻落在老僧身上。
“各位不要誤會,阿巴是力士院中剛選拔上來的,雖然氣力天賦不錯,卻還沒讀過幾本佛經,而且他祖上是厭火國人,所以才會有這種鄉野俗話,我寺中從來不是這樣教導弟子的。”
老僧連忙解釋,輕咳了一聲,“阿巴,現在外面一片混亂,能撐得住的人,就算沒回自家院落,也肯定找地方躲起來了……”
“不要緊的。”
阿巴摸摸後腦勺,憨笑道,“僧人很容易認的,那個頭光禿禿的,就像金子一樣反光,難怪叫僧寶。”
老僧的臉頓時綠了,哇的一口綠血吐了出來。
這口血液剛一落地的時候,還像是液體,可很快就變得像是一塊青苔,漸漸的,甚至能看到有彩色的小蘑孤從裡面長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