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洛陽說道:“現而今,這二十八件神兵,都會反映神州民意。國泰民安時,持有神兵者,便會修煉神速,一旦民心動盪,國運衰退,神兵立刻會顯出不祥之兆,警示持有之人。”

“假如屢教不改,這二十八件神兵會相互呼應,引導有志之人誅殺奸惡之輩,清理國運。”

“今夜,我就將這二十八件神兵分發下去。”

話音剛落,便有一杆金龍纏繞的月牙鏟,自行飛向魯達,那本來就是送給他的兵器,收來祭煉一番之後,又還到他手中。

韓世忠得了一柄雷光閃爍的黑刀,張萬仙得了一枚玉印,方臘得了一把羽扇,林靈素得了一面長幡,李開先得了一張古琴。

其餘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爪,鐵索,寶鏡等等,也被關洛陽分發到他覺得適合的人手中。

“這二十八件神兵,對應的國運各有側重,有的偏向於兵事成敗、軍中新血,有的偏向於風雨氣候、賑災增產,有的偏向於財政賦稅、國庫調控,還有著重於普及教育、去蕪存菁等等。”

“你們可以自行感悟,以後就以持有這二十八件神兵的人,作為第一級的執政大臣,在場的其餘人等所代表的職位,作為次一級的參政人物。”

眾人各自撫摸那些神兵,只覺觸感溫潤,隱隱有一種能夠窺見浩瀚民心的意味。

瓊英寸寸摩挲著落在她手腕上的翠色寶環,所感受到的那份國運柔弱、綿長而祥和,柔中帶剛,慈而不懦,充滿了女子的韻味。

她好像能從中看到天下女兒家所期許的未來,雖然大多數都只是相夫教子,平安和樂,但也有嚮往著漁獵山林,揮斥方遒,學文習武,馳騁疆場的人兒。

尤其是許多年輕的孩子,他們的期許,生機勃勃,充滿著眾多可能,從不乏要與男兒比肩的志氣。

“好。”

她望著那玉環,一個好字,被她講得繾綣百轉,溫柔至極。

石生手裡抓著一卷竹簡,有些不知所措的撓了撓腮邊,雖然他最近已經很努力的去學認字,雖然憑他的修為,幾乎足以過目不忘,已經能認識很多文字。

但這竹簡裡面寫的是跟國運相關的東西,若是祭天古文之流,那肯定是引經據典,詞藻華美,可就別指望能看得多明白了。

然而,當他試著開啟那捲竹簡的時候,便立即感受到了。

那裡面並沒有具體而微的文字,而是朦朧的影像,是農人的氣數,求種子不蛀,求河水不枯,求天莫大旱、莫洪澇、莫暴雪,羨慕豐沃土地,羨慕育種之法。

石生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然後這笑容又變得有些驚訝。

各地農家的孩子們,現在已經有不少去參加了掃盲班,原來他們之中,就算是最被視為頑劣的半大男孩,雖然也有人懷著“很大”很正經的夢想。

嚮往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先生們,嚮往的種種故事裡面神機妙算的軍師將軍、青天父母官。

出生農家的石生,不是不知道會有農家孩子們揣著這樣的夢想,但他真是想不到,原來這樣的孩子,會有這麼多。

也許從前就有這麼多,只是那時候的他們,都沒有機會去追求、實現。

現在的話,卻有人會在意他們的想法。

石生深吸了一口氣,只覺眼眶微熱,小心翼翼的,一點點把竹簡捲了起來。

治國的責任,本是虛無縹緲的事情,但在這些神兵入手的一刻,彷彿具現成了真實的重量,令他們感受到了其中的沉重,也激起了慷慨激昂的豪情。

頃刻間,許多人臉上都有些失神,心緒起伏,難以平靜。

關洛陽笑看他們的神態,良久之後,攝來一杯酒,道:“諸位,天下大事的重託,盛世未來的期許,我就於這一杯酒中與你們定下不可毀,亦,不可悔的盟約。”

他緩了緩,看著杯中水色盪漾,忽然長笑起來,舉酒對月,“我願英豪如明月,不因歲月而腐朽。”

百餘人一同起身,慨然應諾,共飲杯中酒。

這一夜,園中群英盡歡,至天明時,才陸續散去。

到最後,僅張萬仙、方臘、林靈素、魯達、韓世忠五人被留下。

關洛陽給他們一人送了一本書:“除了昨夜所說的之外,我還有很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