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左道魔道仙道(第2/3頁)
章節報錯
旁門左道,起源於巫術,與各地風俗糾纏至深,不像仙道求真,不像魔道務實,旁門左道修煉的是虛幻的力量,從一開始的欺詐把戲入手,收集人的七情六慾、精神念頭,漸漸煉假成真,擁有影響真實的法力。
這類修煉之法,沉溺在慾海之中,很容易讓人迷失自我,而且一旦威信受到打擊,人心離散,法力甚至還有倒退的可能,所以一向被仙道魔道所鄙視。
可是漢武帝重用董仲舒、東方朔、主父偃等一干人,移風易俗,獨尊儒術,令諸侯國之間,天下千萬子民,有了一個共同的認知。
然後以這個共同認知為媒介,把旁門左道推到了極致,形成了皇朝氣運之術。
普通左道術士,不過是愚弄一村一鎮,而漢武帝是從道理上一統天下民心,格局大了何止百倍。
衛青霍去病天縱英才,百戰百勝,名望越高,戰力越強,橫掃異族籠罩在大漢邊境的陰霾,創下了一漢當五胡的自信,除了他們本身的兵法謀略才幹之外,也就是體現了皇朝氣運之術的特點。
漢武帝乾綱獨斷,政令下達,莫敢不從,同樣多有藉助這氣運之術。
朝廷之中法度森嚴,皇朝氣運之術帶來的力量,與官位密不可分,一旦皇帝把人從官位之上罷黜下去,這份力量立刻就被剝奪,要比仙道、魔道更容易控制,皇帝的權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後世歷代皇帝,沒有誰能夠擺脫得了這樣的權力誘惑,所以從漢朝以來,魏晉隋唐,直至如今,皇朝氣運之術一直保持了下來。
到了大宋開國、太宗皇帝繼位之後,對皇朝氣運之術的維繫,更是成了頭等大事,對儒術之尊崇,遠勝以往。
可是過於推崇儒士文臣,自然不免貶低冷落了武將,許多人從軍就要刺字,簡直與犯人無異,連百姓都不恥。
民心不在兵將,兵將能從皇朝氣運中獲得的力量,也就越來越少,縱然有一時的名將,也無法抵抗這樣的衰頹大勢。
當時林靈素講到這裡,公孫勝就又提起了當今的那位天子。
當今天命皇帝繼位之後,不顧群臣阻攔,一意孤行,在軍中大力推行魔道法門,居然還不知從哪裡得到勘探礦脈的秘法,派人巡遊全國,勘探奇準,大肆開採,供給軍卒修行,十年以來,實可謂是魔道……或者說,兵道復興的時代。
今時今日的大宋軍中,人人都練過幾分兵道功法。
這蒼山礦場之間,有史文恭領八百精兵駐守,比任森那一干道官還要危險得多,也難怪公孫勝先宣告要謹慎行事。
“貧道先去那小一些的硃砂礦場看看,也許有些存貨,便可以直接竊取過來了。”
公孫勝觀望了片刻,指了一個方向,道,“戴宗兄弟你在這裡照顧元妙先生,關道兄,你是留在這裡,還是隨貧道一起去看看呢?”
同行的這段時間不長,但是公孫勝已經知道,關洛陽對什麼東西都挺有好奇心的,所以才有此一問。
關洛陽果然說道:“我也去瞧瞧吧。”
他們兩個即刻動身,穿過山谷窪地,靠近了那些黑煙升騰之處的時候,便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樹樁。
蒼山十九峰,本來應該到處都是林地,可是越靠近那幾處礦場,就越顯得光禿禿的,草木被砍伐一空,當做柴火燒了,經過幾場風雨之後,土壤就慢慢從岩石之上流失,石塊斑駁。
關洛陽心想:難怪煙那麼濃,除了因為燒的東西多,恐怕也是因為燒的柴火根本就來不及曬乾,都是溼漉漉的木頭,就拿去扔到大火裡面。
“翻過前面那道山坡,就到了有人看守的地方了。”
公孫勝低聲提醒了一句,隨後手捏隱身法訣,身形化作一片透明,消失不見。
關洛陽身上細微的電光一陣閃爍,就這麼大大方方的走了過去。
維持著隱身狀態的公孫勝,正想說些什麼,一眨眼之間突然忘了關洛陽在哪裡,仔細定下心來再去看,關洛陽分明還在那裡慢吞吞的走著。
“這……”公孫勝搜腸刮肚,也想不出哪一家的法術是這麼奇怪的。
關洛陽的精神磁場瀰漫在外,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著其他人的大腦,別人就算看到他,也以為他根本不存在。
連公孫勝這種修為的人,都不能完全避免這種影響,只要眼皮眨一下,就會短暫的失去關洛陽的蹤跡,好一會兒才能重新“看見”,那些手拿鐵鏟、釘耙,負責守衛的青壯民夫,自然更是抵抗不得。
關洛陽當著他們的面,走過了那道山坡。
入目所見,是一片巨大的谷地,到處都堆滿了碎石,很多人蹲在石堆上挑挑揀揀,把硃砂礦石挑選出來,放到籮筐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