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請坐吧。”

關洛陽說道,“聽說你在新馬港大學任職,以前還多次上過報紙,學術方面的成就很高啊。”

姜司教授準備直接坐下的時候,注意到兒子警告的眼神,先脫了自己那件髒兮兮的白大褂。

“唉,都是些陳年往事了。”

他手臂上挽著自己的髒衣服,嘆了口氣,道,“不過先生你放心,我多少還是有點家底的,實在不行,想想辦法,每個月都能還上一點,就是不知道這個利息,能不能稍微?”

關洛陽一擺手:“假如教授能夠解答我的一些問題,利息可以全免了。”

“什麼?”

姜司教授臉上一喜,正襟危坐道,“不知道是什麼問題,你請說。”

關洛陽為自己添了杯茶,說道:“我之前在新馬大學圖書館,看到一本《真靈機械40年簡述》,前半部分,是介紹各國真靈機械技術的更新換代,後半部分,則是著作者在世界各地,向一些奇人異事採訪、探問的記錄。”

“那本書的著作者共有三個人,排在第二的姜司,應該不會只是剛好跟教授你同名吧?”

姜司教授點頭道:“那本書我確實參與過,但是在出版的時候,其實刪減了我不少的段落。”

“哦?”

關洛陽眉目一暢,微笑道,“是不是跟後半部分的採訪記錄有關?”

那本書的後半部分,有不少是以問答的形式來描寫的,尤其是姜司教授和他一位佚名的友人,他們談論的東西,有很多地方都意猶未盡。

姜司教授說道:“確實是那裡面刪的比較多,當時新馬,或者說東加里曼、北美、中歐,學界主流的看法,都是認為真靈機械,以機械為主,人的一切素質,都只能淪為輔助,技術和材料的改進,才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但是我那個朋友是從神州來的,他有一些截然相反的看法,對我說,‘真靈機械,是人類等待已久的一把鑰匙,開門之前無比重要,開門之後,就不該捨本逐末了’。”

關洛陽雙目炯炯,道:“你認可他的看法?”

“我當然不可能完全認同,但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方向。”

說到學術相關的話題之後,姜司教授就逐漸放開了,談吐之間,跟之前那個不稱職的木訥父親,像是兩個不同的人。

“科學的精神,就在於矢志不渝的探索、糾錯與實踐。假如獲取了某一方面的成就之後,為了維護自身群體的利益,就不惜打壓其他方向上的思考,甚至設法封堵其他人的言論,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那這根本不能稱之為科學,只是一種冠以科學之名的迷信罷了。”

姜司教授鏗鏘有力的說道,“我現在的研究裡面,仍然有幾處思路,得益於當年與那位朋友的交談,詩經裡面講,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馬有很多人自詡先進,卻連幾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教誨,都已經忘記。”

關洛陽讚許道:“說的好,不過我更想知道,你的那位朋友,現在在哪裡,可否帶我去拜訪一下?”

“他是中國人,早就回國去了。”

“那你有他的聯絡方法嗎?”

“唉,早年是有的,後來他好像換了號碼,聯絡不上了。”

姜司教授說道,“但是,當初我跟他交流的時候,留下許多筆記,我都還好好儲存著,如果關先生有需要的話,我稍後可以送過來。”

關洛陽說道:“好吧。教授,書裡面說到,你採訪的那些人裡面,有的可以遠目林間、憑空生火,有的可以喚來長街風雪,天竺那裡,還有可以讓上千人,一同見證佛陀降臨的神蹟。”

“那麼像是這些奇人異士,你覺得在新馬港能有多少個?”

姜司教授沉思了片刻,道:“那本書是在多年前出版的,那時候新馬這裡,估計很少有人能做到相似的事情,但是這些年來,按我聽到的風聲,這類人是不斷增加的。”

“你要我說一個準確的數目,我講不出來,最多給出一個區間,常住在新馬港的這類人,不會少於八十個,但也不會多於兩百個。”

關洛陽微微頷首,之後又跟姜司教授聊了接近兩個小時。